17、KLJN发展与噪声逻辑计算的前沿探索

KLJN发展与噪声逻辑计算的前沿探索

1. KLJN的发展历程

2005 - 2008年是KLJN诞生的时期,到2008年,其初始的媒体热度逐渐消退,基本特性也得以明晰,作为安全密钥交换器,KLJN得到了能理解相关论文的人士的认可。自2009年起,KLJN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有诸多进展,它启发了其他安全工具(包括基于软件的工具)的诞生,甚至催生了一类新的先进计算硬件方案。

噪声逻辑是一种硬件方案,其中逻辑信息由噪声承载,即随机信号的叠加和/或乘积。它具有与理论量子计算方案相同的信息深度和并行性,比经典逻辑更丰富、速度更快。与量子计算机的显著区别在于,由于经典噪声量的鲁棒性,系统不会受到退相干问题的干扰,并且可以在室温下工作。

然而,在同一时期,KLJN也遭遇了一次备受瞩目的攻击。一份手稿在数学上声称(但未能证明)KLJN没有安全性,且该手稿的资深作者是来自IBM的计算机科学家Charles Bennett,他是量子信息学的著名先驱之一。不过,研究证明他们的手稿在各个层面都存在缺陷,攻击者Eve需要无限长的时间才能使其成立。这次挑战很有价值,促使研究人员在2013年夏季于瑞典的研究中深入探究物理安全的相关问题。

2. 学术争论与平台问题

随着KLJN获得更多关注,围绕它的争论在一些论坛上愈演愈烈,比如Wikipedia。2008年,Derek Abbott创建了“Kish Cypher”维基页面,但无论是创建者、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没有真正理解KLJN。2012年,有人请求删除该页面,但请求被拒绝。Wikipedia的匿名系统使得破坏者和黑客可以随意破坏信息,其认为匿名和作者可信度证明不重要,多数人最终会达成共识的基本理念,在科学、情

感应异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MRAS)+模数最优法整定电流环和对称最优法整定速度环的无感算法(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感应异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无感算法,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MRAS)实现转速和磁链的在线估计,省去机械传感器,提升系统可靠性。控制系统采用经典的双闭环结构,其中电流环通过模数最优法进行PI参数整定,以获得快速响应和良好稳定性;速度环则采用对称最优法进行调节器设计,增强抗干扰能力和动态性能。整个控制策略在Simulink环境中完成建模仿真,验证了其在无位置传感器条件下仍能实现高性能调速的可行性。; 适合人群: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高校科研人员以及从事电机控制、电力电子运动控制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研究无速度传感器电机控制技术,特别是MRAS在转速辨识中的应用;②掌握模数最优法对称最优法在电流环和速度环PI参数整定中的设计流程工程实践;③通过Simulink仿真平台复现先进控制算法,服务于教学实验、科研项目或工业原型开发。;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Simulink模型同步学习,重点关注MRAS观测器的构建原理、PI参数整定的理论推导仿真验证环节,同时可进一步拓展至参数鲁棒性分析实际硬件实现。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