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622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5、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网格技术与模型设计方法
本文探讨了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网格技术与基于模型的设计(MBD)方法的应用,以逆变器电源为案例研究。通过MATLAB和Simulink构建虚拟仿真环境,实现了从系统建模、控制算法设计到代码生成与仿真的完整流程。重点介绍了两层控制算法(前馈+反馈)、S-Function模块集成、Renesas SH微处理器PWM控制及MILS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优化嵌入式软件参数,提升开发效率与系统可靠性,缩短产品上市周期。原创 2025-11-09 07:29:15 · 19 阅读 · 0 评论 -
14、嵌入式系统的开放开发平台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开放开发平台,该平台采用LEON3处理器实现SPARC v8架构,并成功运行Debian Linux操作系统。通过结合可定制的硬件架构与功能完整的Linux发行版,平台在硬件灵活性和软件开发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文章详细阐述了SoC的硬件构建、操作系统的移植与配置、开发方法及在远程终端单元(RTU)中的实际应用,展示了从硬件集成到软件部署的完整流程。该平台支持丰富的开发工具、自动化软件管理、动态驱动加载和现场升级能力,极大提升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便捷性与可维护性,适用于原创 2025-11-08 16:57:01 · 34 阅读 · 0 评论 -
13、欧盟 - 印度网格项目中跨欧洲和印度电子基础设施的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欧盟 - 印度网格(EU-IndiaGrid)项目在推动欧洲与印度电子基础设施合作中的关键作用。文章介绍了印度国家知识网络(NKN)、GARUDA 国家网格和WLCG Tier2中心的发展,以及通过TEIN3实现的国际连接性。项目通过开发GRIDSEED培训工具、MILU互操作界面和并行计算支持,有效促进了气候模拟和地震灾害评估等科学应用在跨洲网格基础设施上的部署与运行。两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如何克服MPI支持、数据管理和中间件异构性等挑战,并取得了显著科研成果。展望未来,电子基础设施将向集成化、智能原创 2025-11-07 13:40:31 · 25 阅读 · 0 评论 -
12、利用网格计算(Globus)和神经网络对肝脏病变进行特征描述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网格计算(Globus)和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用于从MRI图像中对肝脏病变(囊肿、肿瘤和健康肝脏)进行特征描述与分类。通过空间灰度共生矩阵(SGLCM)提取纹理特征,筛选出熵和相关性作为有效分类特征,并利用前馈神经网络与Globus自动调度实现高效、自动化的肝脏组织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特征提取与分类准确性方面表现良好,具有临床辅助诊断和远程医疗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11-06 16:56:44 · 13 阅读 · 0 评论 -
11、计算电磁学中域分解方法的网格基础设施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域分解方法的计算电磁学网格基础设施,通过将复杂电磁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并在由物理机和虚拟机构成的异构网格中并行处理,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系统采用Globus工具包实现资源管理与安全通信,利用KVM虚拟化技术优化硬件利用率,并通过性能测试验证了执行时间减少75%的有效性。未来工作包括智能调度器改进、动态资源配置及与亚马逊EC2等公共云平台的集成,以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该架构适用于电子、地球物理、生物医学等多个需要高性能计算的领域。原创 2025-11-05 11:52:58 · 15 阅读 · 0 评论 -
10、使用网格计算构建三元覆盖阵列
本文探讨了使用网格计算和模拟退火技术构建三元覆盖阵列(CA)的方法,旨在优化软件配置测试中的组合覆盖。文章介绍了覆盖阵列的基本概念、验证算法及构造策略,包括直接、递归、贪心和元启发式方法,并重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并行算法,部署在欧洲网格基础设施(EGI)上以加速求解过程。通过实验微调邻域函数概率并对比TConfig与ACTS工具,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个基准实例上取得了更优或相近的覆盖阵列规模,验证了其有效性与可扩展性。原创 2025-11-04 10:44:00 · 11 阅读 · 0 评论 -
9、高能物理实验中的网格计算:从LHC到未来展望
本文综述了高能物理实验中网格计算的关键作用,重点介绍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及其全球LHC计算网格(WLCG)的架构与运行。文章详细描述了WLCG的分层结构、网络基础设施、中间件服务以及ALICE实验的计算模型和AliEn系统,并回顾了2010-2011年数据采集期间的卓越性能。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技术演进,文章展望了从传统网格向云与虚拟化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协作资源共享在推动科学发现中的核心价值。原创 2025-11-03 13:22:23 · 14 阅读 · 0 评论 -
8、即将到来的多核时代中的层次感知消息传递
本文探讨了在即将到来的多核时代中,分布式网格环境下层次感知消息传递所面临的关键挑战。随着多核处理器和片上集群架构(如英特尔SCC)的发展,传统的并行计算模型需适应更加复杂和异构的硬件层次结构。文章分析了MPI和MCAPI等通信接口在不同层级系统中的适用性,并介绍了支持网格的MPI实现(如MetaMPICH)以及针对SCC优化的SCC-MPICH库。通过融合宏观的网格计算与微观的多核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兼顾高性能与资源效率的层次化消息传递架构。重点强调了通信中间件必须具备对底层硬件拓扑的感知能力,以优化通信路原创 2025-11-02 13:09:36 · 12 阅读 · 0 评论 -
7、基于网格内存的并行缓存模型研究与实现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内存的并行缓存模型(PCMGM),旨在利用大规模闲置计算资源构建高效缓存系统,以支持互联网应用中热门片段的并发峰值访问。该模型结合多智能体系统与网格技术,通过动态网络环境(DNE)和管理代理系统(MAS)实现资源的智能管理与任务调度。采用模糊聚类算法构建逻辑计算机集群(LCC),并引入基于强化学习的代理规则动态修订机制,提升系统对异构、动态资源的适应能力。通过切割矩阵和d-密度分配策略优化缓存分配,并设计了故障处理与新节点加入的动态调整机制。实验结果表明,PCMGM显著提高了热门片段的原创 2025-11-01 13:42:09 · 12 阅读 · 0 评论 -
6、机会主义桌面网格上的高效并行应用执行
本文探讨了在机会主义桌面网格上高效执行并行应用程序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InteGrade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该中间件通过支持多种编程模型(如BSP和MPI)、智能资源调度、基于移动代理的应用程序管理以及多层次的容错机制(包括重试、复制和检查点),实现了对异构、动态环境中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InteGrade采用去中心化的故障检测、自适应资源预测和分布式稳定存储系统OppStore,显著提升了大规模并行应用在非专用工作站上的执行效率与可靠性,为科学计算和企业应用提供了低成本、高可扩展的计算平台。原创 2025-10-31 14:29:35 · 10 阅读 · 0 评论 -
5、网格环境下使用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的任务调度
本文研究了网格环境下的任务调度问题,重点提出并分析了基于突变的模拟退火(MSA)算法和排名遗传调度器(RGSGCS)算法。通过在随机模型(RM)和预期计算时间(ETC)模型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MSA算法在加速收敛、优化makespan、提升资源利用率和负载平衡方面的优越性能。与Min-Min、GANoX和PRRWSGA等算法相比,MSA在多种场景下均表现出更优的调度质量和更短的执行时间,尤其适用于对调度效率和资源利用要求较高的实际网格环境。同时,文章还探讨了算法的可扩展性、适用场景及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30 15:02:54 · 11 阅读 · 0 评论 -
4、网格计算中资源发现的新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树结构的新型网格资源发现方法,利用位图和边权重记录节点及其后代资源信息,实现用户查询的高效路由。通过资源足迹机制,避免访问不必要的节点,显著减少网络流量和响应时间。与传统洪泛、资源发现树等方法相比,该算法在节点访问数和更新成本方面表现更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规模的网格环境中均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可扩展性,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29 16:58:29 · 9 阅读 · 0 评论 -
3、网格计算中数据密集型任务的资源管理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数据密集型任务的双层网格资源管理系统BiLeG,旨在优化可处理批量数据传输(PBDT)任务的资源分配。系统由任务与资源池选择器(TRPS)和资源分配器(RA)构成,支持多种分配策略与算法组合,形成灵活的分配计划。文章设计了ATSRA系列算法(ATSRAorg、ATSRASSR、ATSRABSR),通过线性规划与约束松弛技术在资源分配精度与调度开销之间实现权衡。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节点规模下,各算法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征:ATSRAorg在小规模节点中总成本最低,ATSRABSR在大规模节点中原创 2025-10-28 13:30:03 · 12 阅读 · 0 评论 -
2、异构分布式系统中任务聚类对处理器利用率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异构分布式系统中任务聚类对处理器利用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通过最小化调度长度指示值 $slw(G_{R}^{cls}, \varphi_{R})$ 并设定集群大小下限 $\delta_{opt}(\varphi_{0})$ 来优化任务调度的策略。文章分析了现有任务聚类方法如CHP、Triplet和FCS算法的局限性,构建了基于DAG的作业模型与系统模型,并设计了满足集群大小约束且最小化关键路径长度的聚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通信计算比(CCR)和系统异构程度下均能有效降低调度长度,尤其在原创 2025-10-27 10:54:16 · 10 阅读 · 0 评论 -
1、网格计算工作流运行时间优化算法解析
本文针对网格计算环境中基于服务水平协议(SLA)的工作流运行时间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w-GA。该算法通过结合工作流关键路径分析,优化交叉与变异操作,显著提升了求解质量。为进一步平衡解的质量与计算效率,文章还提出了组合算法w-TG,融合w-GA120与w-Tabu算法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w-TG在不同规模工作流下均能有效缩短完成时间,相比w-Tabu平均提升约9%-11%,且运行时间可控,适用于实际网格环境中的动态资源调度需求。原创 2025-10-26 15:01:10 · 12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