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互联网的发展、治理与挑战
互联网的影响力与巴西互联网的起步
互联网的影响力已远超数字统计范畴。早在 2009 年 1 月,YouTube 全球用户就超 2.5 亿。网络传输速度也在不断提升,70 年代美国 ARPANET 网络节点每秒支持 56000 比特,80 年代连接美国科学家的网络线路每秒能传输 150 万比特,到 1992 年,相同网络线路每秒可传输 4500 万比特,相当于每分钟能传输一部百科全书。
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影响巨大,经济、文化活动、政府政策、商业企业、健康政策等都围绕网络展开。若被排除在网络之外,将遭受严重的经济和文化排斥。在巴西,虽有电脑但无网络的数百万人仍面临网络接入难题。
巴西互联网商业应用始于 1995 年,不过在此之前,圣保罗州研究支持基金会(FAPESP)和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UFRJ)就已借助国际伙伴(主要是美国的实验室和大学)的支持使用网络,当时学术环境几乎是网络的孤立“据点”。
实际上,巴西早在 70 年代就开始努力融入国际网络。当时巴西电信公司(EMBRATEL)垄断该行业。1979 年底,国家计算机网络实验室(LARC)成立,1989 年更名为国家研究网络(RNP),旨在让国际网络接入巴西学术系统。此后十年,RNP 作为学术骨干网络提供商,涵盖 600 家机构,服务约 65000 名用户。
巴西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在巩固阶段之前,巴西互联网的初期发展看似基础却直接推动了网络进步。1989 年,巴西获得国家域名代码“.br”,赋予其网络运营国家身份。1994 年,首批 IP 块获授权。1995 年,巴西互联网指导委员会(CGI)成立。.com.br 域名数量增加,强化了网络商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