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架构可靠性权衡评估
1. 模型构建与可靠性分析基础
在进行纳米、量子和分子计算相关的可靠性分析时,传统的同步并行组合模型构建方案会导致状态空间爆炸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类似于TMR和CTMR架构配置的模型构建技术,即将并行工作的N个多数门集合替换为顺序工作的N个多数门,并将相同方法应用于系统的多路复用阶段,以复用同一模块,同时记录上一阶段的输出。
1.1 随机排列单元U的影响
图6.4中的单元U执行随机排列。当0 < k < N时,上一阶段有k个输出被激活,若U执行随机排列,下一阶段将有k个输入被激活,这使得所有输入或无输入被激活的概率为0,意味着同一阶段的多数门相互依赖。例如,若一个多数门有被激活的输入,另一个多数门具有相同被激活输入的概率会降低,这种情况下难以用分析技术计算系统可靠性。
1.2 模型参数调整与验证
通过修改模型描述开始处给定的参数,可以改变恢复阶段的数量、束大小、输入概率或多数门的故障概率。由于PRISM可以表示非确定性行为,因此可以设置门故障概率的上下界,从而获得系统在这些边界下的最佳和最差情况可靠性特征。
图6.16展示了冯·诺伊曼多数多路复用系统的DTMC模型。假设输入X和Y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逻辑高的概率为0.9),输入Z可以以相同的概率值不被激活,多数门的故障(输出反转)概率为0.01,这些参数可通过修改模型开始处的常量值进行调整。PRISM为图6.16所示的多路复用配置构建的概率状态机有1227109个状态和1846887个转换,这表明分析此类架构配置的复杂性。不同多路复用配置的模型会针对PCTL属性(如“主输出处误差小于10%的概率”)进行验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