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人生
文章平均质量分 85
大模型星球
SCI/论文带读/本硕博毕业论文/中文核心期刊/EI会议/期刊/顶会发刊论文指导
文章相关资源可关注V.X【服务号】:AI技术星球 发送:211C 自取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月薪5W!!2026 AI人才趋势全解析!抓住AI时代的个人新机会!
AI人才需求爆发式增长,大模型算法岗月薪可达5.2万。2023年AI应用元年开启后,近60%高科技企业将AI人才视为核心招聘指标。调研显示,企业更看重实际项目经验(52.5%)和算法基础(60.3%),名校学历(28.8%)重要性下降。技术研发类岗位薪酬显著高于非技术岗,约58%企业计划扩招AI人才。AI正从技术能力向业务能力转化,复合型人才和具备持续学习能力者更具竞争力。建议求职者注重培养创造力、同理心等AI难以替代的能力,把握产品层、应用层等细分领域机会。原创 2025-11-26 16:02:18 · 477 阅读 · 0 评论 -
NeurIPS满分论文来了!
摘要: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团队在NeurIPS2025发表满分论文,颠覆性指出基座模型本身而非强化学习(RLVR)决定大模型推理上限。研究通过pass@k指标对比实验发现,RLVR仅优化底模已有能力而非扩展新能力,且蒸馏方法更具进化潜力。该结论对当前主流RLVR技术路径提出挑战,引发对相关领域投入方向的重新思考。论文采用多基准测试验证,团队包含清华LeapLab多名优秀研究者。作者强调该发现并非否定RL价值,但确证了底模潜力被低估的事实。原创 2025-11-25 18:56:42 · 393 阅读 · 0 评论 -
万字拆解:Agent 到底是什么? 有哪些使用场景
摘要:Agent(智能体)正从被动应答转向主动执行,重塑人机协作方式。其核心由四大组件构成:大脑(LLM)负责决策、技能(Tools)实现行动、记忆(Memory)保持连贯性、规划(Planning)拆解任务。文章详细阐述了Agent在产品研发、运营增长、客户服务和企业流程中的落地场景,通过自动化PRD生成、智能客服、跨系统协同等应用实现效率提升。同时指出当前存在成本、可靠性、安全性和维护复杂度等挑战,呼吁从业者以"智能体优先"思维重构业务流程,建议从具体场景切入实践,在生产力革命中抢占原创 2025-11-20 11:23:53 · 1080 阅读 · 0 评论 -
LSTM之父向何恺明开炮:我学生才是残差学习奠基人
残差学习创始权之争再起:LSTM之父为合作伙伴发声 摘要:LSTM之父Jürgen Schmidhuber近日发声,质疑何恺明团队对残差学习的首创权。他指出,其合作伙伴Sepp Hochreiter早在1991年就提出循环残差连接解决梯度消失问题,这一思想最终演变为LSTM的核心机制和后来的ResNet。事实上,这已是Jürgen多次挑战深度学习领域重要成果的原创归属,此前他曾对图灵奖结果、GAN和Transformer等提出类似质疑。尽管这些争议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但确实展现了深度学习技术发展的传承性。这场原创 2025-11-19 15:14:09 · 574 阅读 · 0 评论 -
一图搞懂深度学习:多模态学习如何像人一样理解世界?
《多模态学习:AI的"巴黎浪漫感知"之旅》 摘要:通过人类感知巴黎的生动类比,本文形象揭示了多模态学习的核心原理:1)多源输入:AI同步处理图像、文本、音频等多元信息;2)跨模态协同:建立不同模态间的语义关联;3)特征编码:将异构数据转化为统一表征;4)对齐校验:确保多源信息的一致性;5)决策融合:加权整合各模态特征;6)综合输出:生成比单模态更丰富的理解。整个过程如同游客用视听触觉全方位体验巴黎,最终AI也能像人类一样,通过"感官协同"获得对世界的立体认知。原创 2025-11-05 18:37:53 · 842 阅读 · 0 评论 -
MiniMax发布全新大模型M2,综合能力直逼GPT-5
中国AI独角兽MiniMax发布新一代开源大模型MiniMax-M2,在权威测评中位列全球前五、开源第一,性能媲美OpenAI和谷歌等巨头。该模型在速度上超越ClaudeSonnet4.5近一倍,价格仅为其8%,打破了智能水平、速度和成本的"不可能三角"。目前模型已开源并限时免费,旨在推动AI普惠化。其卓越表现获得海外科技界认可,被视为中国AI企业以"高智能、低成本"策略冲击全球AI格局的重要突破。原创 2025-10-28 17:58:28 · 949 阅读 · 0 评论 -
一区收割机,SAM+医学图像分割为啥刷爆顶会顶刊?新突破!
SAM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其泛化能力和交互式特性可有效解决医学标注成本高的痛点。该方向需求刚性、创新空间大,近期在CVPR、IEEE TMI等顶会顶刊涌现大量研究成果,涉及提示优化、模块增强、弱监督等创新路径。公开数据集丰富、评估指标明确,且开源资源充足(如MedSAM、SAM-Med2D),研究门槛相对可控。通过适配医学图像特性(多模态、噪声等)的"微创新"即可产出高水平论文,是当前学术热点。本文汇总前沿论文及代码资源,助力研究者快速切入这一高潜力领域。原创 2025-10-22 18:11:46 · 811 阅读 · 0 评论 -
彻底搞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智能体(动图讲解)
本文探讨了强化学习与智能体的区别及联系。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试错和反馈来优化决策的方法论,而智能体则是一个完整的自主系统架构。两者可独立存在,也可结合形成强化学习智能体。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出现了基于LLM的新型智能体,它以语言为通用接口,主要分为对话式、任务导向型和多智能体协作系统三种模式。传统智能体和LLM智能体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场景:前者适合精确控制和实时反应,后者擅长自然语言交互和快速开发。未来AI系统将根据需求灵活选择或结合这两种技术路径。原创 2025-10-15 16:50:36 · 506 阅读 · 0 评论 -
吃透AI新一波高薪红利,你只差这一块拼图(大模型LLM)
【摘要】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岗位需求激增,传统开发者的技能面临转型挑战。国务院近期发布政策推动AI应用落地,企业大模型岗位招聘指数高达94.16,显示AI技术已成为程序员必修课。转型成功案例表明,原有开发经验结合大模型实战能力是关键。系统化学习+商业项目实战的培训模式,能帮助开发者将传统经验转化为AI竞争力。当前技术浪潮不是短暂机会,而是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开发者需用大模型思维升级技能栈,在新领域找到不可替代的位置。(150字)原创 2025-10-11 18:18:36 · 390 阅读 · 0 评论 -
Sora 2:AI 视频的 GPT-3.5 时刻,正在重构创意世界的规则
AI视频生成迎来重大突破,OpenAI推出Sora2实现三大技术飞跃:物理仿真精度提升72%,实现真实世界物理规律模拟;音画同步误差小于3帧,支持多语言语音和情感化音效;"世界状态记忆"技术确保多镜头连贯性。配套SoraApp构建社交创作生态,支持数字分身植入和IP授权,广告、影视等行业面临重构。该技术将专业级创作门槛降至大众级别,开启"创意平权"新时代,目前已在美加开启测试,同时强化了内容安全机制。原创 2025-10-11 17:41:01 · 1035 阅读 · 0 评论 -
错过这本AIGC书,相当于少走半年弯路!
《一本书读懂AIGC》全面解析ChatGPT、AI绘画等AIGC技术,从基础操作到行业应用,涵盖Prompt设计、绘画参数调试等实用技巧,半小时即可生成专业作品。书中不仅讲解技术使用,还深入探讨AIGC对生产力、智能文明的影响及伦理问题,适合零基础读者快速入门。2023年AIGC爆发之际,本书是职场人、创业者把握AI时代的实用指南,让读者轻松掌握AI技术,发现AI应用的无限可能。原创 2025-10-09 16:26:57 · 231 阅读 · 0 评论 -
读完《大语言模型提示工程》,终于摸清 LLM 高效输出的 “密码”!
《Sanet.st_PromptEngineeringforLLMs》是一本关于优化大语言模型(LLM)提示设计的实用指南。书中强调"提示设计逻辑"的重要性,提出"角色设定+任务指令+约束条件"的黄金三角结构,可显著提升AI输出的精准度。作者指出常见误区如冗长提示会稀释核心指令,并针对不同LLM提供适配技巧。该书适合从新手到资深用户,提供了一套可落地的框架,帮助用户将LLM从"会说话"转变为"会做事"的高效工具。原创 2025-10-09 16:15:56 · 258 阅读 · 0 评论 -
大模型新手必备AI基础有哪些?AI基础知识、Hugging Face 工具库等
摘要:大模型学习需要扎实的AI基础,主要包括四大模块:1.数学理论(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最优化理论);2.机器学习核心(数据划分、性能评估、经典算法思想);3.深度学习基础(神经网络组件、Transformer架构);4.编程工具链(Python、PyTorch、HuggingFace等)。建议学习路径:先补数学基础,再学机器学习思维,深入理解Transformer架构,最后通过实践项目巩固。掌握这些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大模型原理并进行后续研究开发。原创 2025-09-23 17:19:38 · 852 阅读 · 0 评论 -
人人都要学的AI大模型全栈学习路线
AI大模型已成为各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从金融风控到工业质检,大模型正深度赋能企业场景。本课程为零基础学员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路径,涵盖Transformer、LLM等核心技术及26+实战项目,助力产品经理、程序员等职场人群掌握大模型应用能力。课程突出三大优势:专家直播教学、20+行业案例拆解、私人化模型部署,帮助学员成为AI解决方案专家,把握薪资增长新机遇。在AI应用爆发初期,掌握大模型技术将成为职业发展的关键竞争力。原创 2025-09-23 15:43:45 · 1209 阅读 · 0 评论 -
贝叶斯优化+CNN+LSTM结合创新好发论文吗
摘要:贝叶斯优化(BO)与CNN-LSTM的结合在时空数据建模和复杂系统预测中展现出显著优势。CNN-LSTM通过融合空间特征(CNN)和时间依赖(LSTM)提升预测精度(如光伏功率预测R²达0.9809),而BO通过高效超参数调优(如高斯过程代理模型)减少22%-28%的误差。创新点包括混合架构设计(如加入注意力机制)、小样本/多模态应用及不确定性量化。发表策略建议:针对工程类期刊突出实际部署效果,方法类期刊侧重BO算法改进,并辅以开源代码和消融实验验证。计算资源瓶颈可通过稀疏高斯过程或渐进式优化解决,模原创 2025-09-12 16:43:29 · 900 阅读 · 0 评论 -
其实,扩散语言模型在最终解码之前很久,就已确定最终答案
扩散语言模型(DLM)的推理加速新方法Prophet通过利用早期答案收敛现象实现高效解码。研究发现,在随机重掩码场景下,多数样本在解码早期即可获得正确结果。Prophet策略通过持续监测top-2候选答案的置信度差距,自适应决定是否提前终止解码。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持生成质量的同时,最高可实现3.4倍加速,部分任务表现甚至优于完整解码。这一无需训练的方法为DLM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原创 2025-09-03 16:15:50 · 583 阅读 · 0 评论 -
阿里HR透露:这类候选人,面试再优秀我们也不要!
Java程序员金九银十招聘季易在背调环节"翻车",企业重视背调因约60%简历存在信息不实。背调主要核实最近1-2段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建议简历撰写把握真实底线、突出技术亮点、精选项目经历、明确技能描述。专业面试训练营可帮助系统梳理求职流程,提供资料包和面试策略辅助求职者顺利拿offer。原创 2025-09-03 09:37:55 · 163 阅读 · 0 评论 -
AI+时代真的来了!大模型人才迎来黄金期
AI+时代真的来了!大模型人才迎来黄金期原创 2025-08-31 17:39:14 · 879 阅读 · 0 评论 -
时代2025 AI百人榜出炉:任正非、梁文锋、王兴兴、彭军、薛澜等入选,华人影响力爆棚
《时代》2025年度AI百人榜揭晓,华人影响力显著提升。华为任正非、DeepSeek梁文锋、宇树科技王兴兴等中国科技领军人物入选,展现了在AI芯片、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的突破。榜单还包含黄仁勋、李飞飞等国际知名华人专家,以及马斯克、Altman等全球AI领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更多新晋华人面孔首次登榜,反映出中国在AI领域的快速崛起。完整名单涵盖技术领导者、创新开拓者和思想塑造者等类别,完整名单可访问时代官网查看。原创 2025-08-29 18:01:33 · 1162 阅读 · 0 评论 -
YOLO都推出YOLOV13了,为什么大家还在用YOLOV8?
YOLO系列迭代中,新版本推出后旧版本仍被广泛使用,核心在于"适用性优于最新性"。以YOLOv8为例,其持续流行的原因包括:1)经过近2年验证的稳定性和成熟度;2)完善的工具链和社区生态降低开发成本;3)企业迁移至新版本需付出高昂的适配代价;4)多数场景下v8性能已满足需求;5)旧硬件设备对v8的兼容性更优。这种现象反映了技术选型的务实逻辑——当旧版本的性能、生态和成本达到最优平衡时,"够用就好"原则往往胜过追求理论上的边际提升。这与操作系统迭代的普及规律类似,新版本原创 2025-08-20 17:26:14 · 1190 阅读 · 0 评论 -
YOLO结合六大模型方向容易出论文:Transformer 、超分辨率、多模态模型、轻量化
本文探讨了YOLO目标检测算法的优化方向,提出六种创新结合方案:1)引入Transformer增强特征建模;2)结合超分辨率提升小目标检测;3)融合分割模型拓展多任务能力;4)利用自监督学习减少数据依赖;5)采用轻量化技术适配边缘设备;6)结合多模态实现指令驱动检测。文章强调应聚焦特定场景痛点,注重融合策略创新,而非简单模型堆叠。其中Transformer、多模态和轻量化方向最具研究价值,既能提升算法性能,又具有实际应用潜力。原创 2025-08-13 17:51:32 · 1374 阅读 · 0 评论 -
唐博士1v1Meeting学习规划(AI论文、项目、竞赛、转行)
【1V1个性化AI学习规划指导】提供专业1对1定制服务,涵盖Python、机器学习、CV/NLP、大模型等AI全领域。根据学员基础、专业背景和学习需求,量身打造学习计划,包含论文/项目/简历指导、就业规划及Kaggle等竞赛辅导。现展示部分学员专属规划表,可通过小助理快速预约,提升学习效率。原创 2025-08-12 16:33:25 · 207 阅读 · 0 评论 -
按这个路径走!1个月轻松入门Kaggle竞赛!最新赛题
Kaggle入门指南:新手如何快速上手数据科学竞赛 本文为数据科学新手提供了系统化的Kaggle入门路径。首先介绍了Kaggle的核心功能(竞赛、数据集、Notebooks、课程),建议新手通过竞赛熟悉完整的数据处理流程。入门准备包括Python编程基础、Pandas/NumPy数据处理、Matplotlib可视化和机器学习基础概念。实战阶段推荐从Titanic等入门赛开始,详细讲解了数据探索、预处理、建模到提交的全流程,并强调学习他人优秀代码的重要性。最后建议新手保持学习心态,先模仿再创新,逐步提升到复杂原创 2025-07-28 13:54:25 · 1742 阅读 · 0 评论 -
强化学习也能预训练?效果可提升20倍,华人新作引爆RL新范式!
来自OGBench基准测试的四个领域:单个立方体(cube single)、双立方体(cube double)、场景(scene)、谜题4x4(puzzle 4x4),包括20个基于状态的任务和4个基于图像的任务,用于评估我们的算法。为了测试InFOM,能否从无标签数据集中捕获基于用户意图的可操作信息,能否在微调后训练出高效的策略来解决下游任务,在36个基于状态的任务和4个基于图像的任务中,比较了InFOM和八个基线方法的性能。而InFOM不仅可预测多个未来步骤,还能适应用户不同的「意图」。原创 2025-07-01 15:11:34 · 905 阅读 · 0 评论 -
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理解深度学习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源于哲学与物理学,指从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演构建整个知识体系,而不依赖经验或类比。将复杂问题拆解到最底层的基本单元,从源头出发进行推理,而非基于现有经验或表象规律进行归纳。1小时跟着谷歌大佬使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理解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原理:卷积神经网络!物理学、数学、Google DeepMind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力学的第一性原理是三大运动定律,所有宏观力学现象均可从这些基本定律推导而来;原创 2025-06-30 15:34:29 · 690 阅读 · 0 评论 -
机器学习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从基础概念到实践分析
机器学习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算法设计与工程实现的核心考量,其本质是计算资源与模型能力的量化平衡。实时推荐系统:选择 O (d) 复杂度的线性模型(如 FTRL);图像识别:使用预训练模型 + 模型压缩技术降低推理复杂度。通过理论分析与工程优化的结合,可在保证模型性能的前提下大幅提升算法效率。原创 2025-06-27 11:22:53 · 746 阅读 · 0 评论 -
终于把 LSTM 算法搞懂了!
LSTM (长短期记忆网络) 是一种特殊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 (RNN),旨在解决传统 RNN 在处理长序列数据时面临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从而更好地捕捉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资料包:一、 人工智能学习路线及大纲二、计算机视觉OpenCV【视频+书籍】三、AI基础+ 深度学习 + 机器学习 +NLP+ 机器视觉 教程四、李飞飞+吴恩达+李宏毅合集五、自动驾驶+知识图谱等资料六、人工智能电子书合集【西瓜书、花书等】七、各阶段AI论文攻略合集【论文带读/代码指导/本硕博/SCI/EI/中文核心】原创 2025-06-21 14:23:45 · 481 阅读 · 0 评论 -
一文弄懂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是当今最受关注的热门术语之一。近年来,涉及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生成的应用不断增加,呈现出一股蓬勃发展的趋势。在图像创作方面,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已成为内容生成的前沿技术。虽然它们最早在2015年被提出,但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如今已成为诸如DALLE、Midjourney等知名模型的核心机制。什么是扩散模型?为什么扩散比自回归效果更好?stable diffusion原理精讲+代码实现,Diffusion Model。原创 2025-06-19 10:55:22 · 1021 阅读 · 0 评论 -
我如何用一份模型地图,避开了90%的深度学习坑
本课程课程内容是按照互联网大厂公司的架构体系设计的,符合企业以及市场的要求。全程实战源代码讲解,课程通俗易懂,所有算法均给出相应的实战案例及应用项目,内容覆盖200+案例30+应用场景。课程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目前已更新到第十二期。原创 2025-06-18 09:38:26 · 426 阅读 · 0 评论 -
彻底搞懂深度学习-正则化和归一化
|架构师带你玩转AI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中,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扰:“为什么我的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完美,但在测试集上却一塌糊涂?”又或者"为什么我的神经网络训练了几百个epoch还是不收敛?"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模型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网络架构的设计,更在于训练过程的精细调控。在这个调控过程中,有两个技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则化与归一化。前者如同智慧的导师,防止模型过度拟合训练数据;后者如同稳定的基石,确保训练过程平稳高效。正则化(Regularization)是什么?正则化是一种减少模型过拟合风险的技术。原创 2025-06-18 09:28:34 · 892 阅读 · 0 评论 -
知识图谱入门:从概念架构到实践应用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是一种用表示现实世界中实体及其关系的知识模型,核心是将离散的信息转化为关联的语义网络,让机器具备 “理解” 世界的能力。资料包:一、 人工智能学习路线及大纲二、计算机视觉OpenCV【视频+书籍】三、AI基础+ 深度学习 + 机器学习 +NLP+ 机器视觉 教程四、李飞飞+吴恩达+李宏毅合集五、自动驾驶+知识图谱等资料六、人工智能电子书合集【西瓜书、花书等】七、各阶段AI论文攻略合集【论文带读/代码指导/本硕博/SCI/EI/中文核心】原创 2025-06-16 11:59:52 · 1113 阅读 · 0 评论 -
神经网络入门:从基础概念到核心原理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的灵感源于生物大脑的神经元结构,是一种通过多层节点(神经元)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处理的计算模型。其核心目标是通过 “学习” 从数据中提取模式,解决分类、回归、生成等复杂问题。资料包:一、 人工智能学习路线及大纲二、计算机视觉OpenCV【视频+书籍】三、AI基础+ 深度学习 + 机器学习 +NLP+ 机器视觉 教程四、李飞飞+吴恩达+李宏毅合集五、自动驾驶+知识图谱等资料六、人工智能电子书合集【西瓜书、花书等】原创 2025-06-16 11:32:05 · 871 阅读 · 0 评论 -
彻底搞懂深度学习-从神经网络入门(动图讲解)
深度学习“三巨头”——Geoffrey Hinton、Yann LeCun 和 Yoshua Bengio,为推动学术界更广泛地接纳深度学习,将 20 世纪 40 至 50 年代就已问世的神经网络重新包装,提出“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这一概念,本质上即深度的神经网络。原创 2025-06-05 14:16:13 · 1225 阅读 · 0 评论 -
15种图神经网络变体GNN—GCN、GAT、GAE
选择适配的 GNN 变体或组合(如 RGCN + 图池化用于知识图谱分类),可显著提升模型性能。原创 2025-05-27 20:50:23 · 1495 阅读 · 0 评论 -
吴恩达:如何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造你的职业生涯?
让每一天都有意义。每年我的生日,我都会思考过去的日子和可能到来的日子。也许你擅长数学;我相信你能通过快速计算回答以下问题。但让我问你一个问题,请凭直觉回答,不要计算。典型的人类寿命是几天?2万天?10万天?100万天?500万天?当我问朋友时,很多人选择了一个数十万计的数字。(其他很多人忍不住要算出答案,这让我很恼火!)当我还是个研究生的时候,我记得把我的统计数据输入一个死亡计算器,算出我的预期寿命。计算器说我可以活 27,649 天。这个数字让我震惊。原创 2025-05-26 21:14:24 · 1021 阅读 · 0 评论 -
Transformer解码器如何使用编码器的输出?
将编码器输出的全局语义信息与解码器当前生成的局部信息动态结合,实现了 “根据输入内容指导目标序列生成” 的核心逻辑。与解码器自注意力的输出结合(通过残差连接和层归一化),输入到前馈神经网络(FFN),生成下一个位置的隐藏状态。Q、K、V 均来自解码器当前层输入 ,作用是建模目标序列内部的依赖关系(如已生成词的顺序)Q 来自解码器自注意力,K、V 来自编码器输出,作用是建立目标序列与输入序列的跨模态关联。,从而在生成目标序列时动态地关注输入序列的相关部分。在 Transformer 模型中,原创 2025-05-26 20:01:30 · 1223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选择神经网络?CNN、RNN、LSTM八大经典神经网络
终于有博士将深度学习顺序讲清楚了!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入门到实战最佳学习路径!CNN RNN LSTM GAN一口气学爽!根据具体任务需求、数据类型和计算资源选择模型,并结合迁移学习、模型压缩等技术优化性能。以下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原创 2025-05-21 21:05:11 · 1467 阅读 · 0 评论 -
八年Java转AI算法工程师自学路线!别再看乱七八糟的教程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系统)
精通机器学习算法,主攻计算机视觉方向,线上选课学员30W+,累计开发课程50余门覆盖人工智能热门方向。联通,移动,中信等公司特邀企业培训导师,全国高校教师培训讲师,开展线下与直播培训百余场,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课程风格通俗易懂,擅长有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解复杂的算法问题。具体了解这套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课程的微信扫码人工智能已从实验室的前沿技术演变为重塑社会的核心力量。它既是职业发展的 “硬通货”,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 “入场券”;既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也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杠杆。原创 2025-05-21 15:42:24 · 1293 阅读 · 0 评论 -
图解AI三大核心技术:RAG、大模型、智能体,大模型算法工程师
文章详细介绍了Transformer和混合专家(MoE)两种深度学习架构的差异,包括模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计算资源与训练难度以及应用场景。Transformer以其自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表现出色,而MoE通过组合多个专家模型处理复杂任务,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此外,文章还探讨了五种大模型微调技术,如LORA及其变体,以及传统RAG与Agentic RAG的对比,智能体设计模式和文本分块策略。这些内容为Java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在AI大模型领域实现职业转型。原创 2025-05-20 21:08:07 · 867 阅读 · 0 评论 -
Java转行大模型工程师必看AI大模型零基础到商业实战全栈学习路线
人人都要学的AI大模型全栈课》,包含26+真实项目-案例实战演示、24+动手实践、4+原创项目部署大模型,从理论到实践,我们都将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课程学习的目标是,可达到应聘大模型岗位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能完整掌握AI方面的技术技能,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赋能。【终于有人讲透大模型工程师自学路线了】别再学乱七八糟的教程了,构建专属大模型!提示工程、 LangChain/NLP/神经网络/数据预处理/LLM生成模型。原创 2025-05-20 16:03:06 · 1138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