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语元音时域特征与对话韵律交互模型研究
在语音研究领域,对于元音特征的分析以及对话中韵律交互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孟加拉语元音的时域特征关联以及自然对话中的韵律交互模型展开探讨。
孟加拉语元音时域特征分析
- ER和PA与元音的关联
- ER值从后元音到前元音逐渐减小,这与元音的第二共振峰频率(F2)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PA值的变化也呈现出一定规律,/u/、/o/和/O/形成一个聚类,/a/、/æ/、/e/和/i/形成另一个聚类。并且PA值从/u/到/i/逐渐增加,同样与第二共振峰频率(F2)相对应。有趣的是,对于ER和PA,后元音聚类(Cluster - 1)的准确率比前元音聚类(Cluster - 2)更高。
-
PPD和ZCR分析
- 聚类情况 :PPD和ZCR的数据呈现出三个聚类。通过对PPD和ZCR值应用聚类和加权欧几里得距离函数,得到各聚类的最终均值和标准差。以PPD为例,Cluster - 1包含/u/和/i/,Cluster - 2包含/o/、/e/和部分/i/,Cluster - 3包含/O/、/a/和/æ/。但存在一定的误分类情况,如部分/i/被错误地归入Cluster - 2,/o/也分布在多个聚类中。基于ZCR的聚类结果与PPD类似,且各聚类中预期元音的含量超过80%,元音类别的识别率超过93%,说明基于聚类的元音分组是正确的。
- 与元音特征的对应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5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