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中延长音作为犹豫现象的研究
1 引言
口语中的延长音是一种常见的犹豫现象,它能反映出说话者在表达过程中的思维停顿和语言组织困难。不同语言背景的说话者在使用延长音时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与语言结构、语言熟练程度等因素有关。本文将对俄语和汉语口语中的延长音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2 研究数据概述
2.1 独白文本量差异
分析的独白描述文本在单词/词元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俄语独白较长,俄语单语者的独白有 2216 个词元,双语中国人的俄语独白有 1984 个词元;而汉语独白明显较短,双语中国人群体(Ch - Ch1)的汉语独白有 974 个词元,单语中国人(Ch - Ch)的汉语独白有 694 个词元。这种差异可能由语言结构特点决定,尽管双语中国人在俄语中产出的文本也比汉语长,但独白长度还可能受说话者性别、年龄、语速等因素影响,本研究暂未考虑这些因素。
2.2 延长音的总体定量数据
| 分组 | 总数 | 所有延长音的百分比 | 每 100 个单词的比例 | 每 100 秒的时长比例 | 平均(每篇文本) | 中位数(每篇文本) | 标准差 |
|---|---|---|---|---|---|---|---|
| R | 69 | 23.3 | 3.1 | 6.9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