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与色散特性及小波变换应用解析

1、对于一个弹簧振子,施加的力与振子振幅之间的相位差会随施加力的频率而变化。在共振频率以及远低于和远高于共振频率时,相位差分别是怎样的?

在共振频率时,相位 φ 约等于 π/2,即输出相对于施加的力在相位上滞后约 π/2。

  • 当施加频率低于“自然”频率时,相位差小于 π/2;
  • 当施加频率高于“自然”频率时,相位差大于 π/2。

2、将交流电压(V (t) = V_1 cos(ω_Ft))施加到一个电振荡电路中,ω_F等于该电路的共振(角)频率。经过很长时间后,电路中的振荡稳定下来,电流波动的振幅为I_1。从将交流电压连接到电路到电流达到0.9×I_1的时间间隔为t_1。然后我们移除电压,让电路恢复静止。接着我们重新连接交流电压,但此时电压振幅变为原来的两倍:V (t) = 2V_1 cos(ω_Ft)。(a) 重新连接交流电压很长时间后,电路中的电流(相对于I_1)有多大?(b) 电路中电流的振幅达到其长期极限值的90%需要多长时间?(c) 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值”是什么意思?

(a) 重新连接交流电压很长时间后,电路中电流的振幅与电压成正比,电压变为原来的两倍,所以电流也变为原来的两倍,即相对于 $ I_1 $ 为 $ 2I_1 $。

(b) 由于电路的特性未变,达到 90% 长期值所需时间仍为 $ t_1 $。

(c) “长期值”指的是在交流电压施加很长时间后,电路中的振荡达到稳定状态时电流的振幅。

3、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的区别是什么?

在ω - k图中,曲线向下弯曲时,相速度随波数增加而减小(波长变小),称为 正常色散 ;曲线向上弯曲时,相速度随波数增加而增加(波长变小),称为 反常色散

此外:

  • 正常色散 时,群速度小于相速度(如 $ v_g = \frac{1}{2}v_p < v_p $),波包在包络曲线下相对于包络向前移动,波包前端的波会随时间消失,后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