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与量化中的应用:雷达极化数据的多视角分析
1. 气象观测中的极化雷达特征
1.1 特定天气系统的极化雷达图像分析
- 中尺度对流 :2009 年 2 月 10 日 20:58 UTC,风暴系统初启,多对流单体形成。除对流核心外,差分反射率(ZDR)通常较小;相关系数(ρhv)在雨区接近 1;差分相移(ΦDR)除非波束穿过对流核心,否则也较小。两小时后,系统成熟形成飑线,飑线前沿因雨滴分选或生长时间长,出现大 ZDR(>2 dB),过渡区 ZDR 小(<1 dB)。雨区 ρhv 仍接近 1,但沿雨带波束的 ΦDP 大(>100°)。
- 风暴复合体 :2007 年 8 月 18 日 21:01 UTC 观测到的风暴复合体是热带风暴艾琳的一部分。ZDR 和 ΦDP 普遍较小,表明气旋由小水滴组成,这是热带降雨缺乏足够冰相生长过程的典型特征。
- 严重风暴 :分析了发生在干燥、中等和潮湿环境中的三次下击暴流案例。中等和潮湿案例的极化特征(可变 ZDR 和低 ρhv)相似;干燥案例雷达反射率低,平均 ZDR 也低,ρhv 值通常高于其他两个案例。中等案例有最明显的发散特征,且该下击暴流更接近雷达。
- 龙卷风 :2010 年 5 月 10 日 21:01 UTC 观测到的龙卷风,C 波段 OU - PRIME 雷达因分辨率高(半度波束宽度,KOUN 为一度)且更接近龙卷风(5 km 对比 10 km),能更清晰显示钩状回波和碎片极化特征。钩状区域碎片导致 Z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9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