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式形状模型树的场景识别技术解析
1. 隐式形状模型树概述
隐式形状模型(ISM)树可被视为平衡树,也可看作通过场景参考对象 $o_F$ 相互关联的一组 ISM ${m}$。给定输入对象集 ${i}$ 及其姿态 ${T}$ 以及 ISM 集 ${m}$,从初始输入配置 ${i}$ 推导场景类别 $S$ 的实例集 ${IS}$,等同于对 ISM 树 ${m}$ 中的每个 ISM $m$ 反复执行识别算法。
由于场景参考对象 $o_F$ 会在 ISM 对之间产生依赖关系,所以不能同时对树中的所有 ISM 进行评估。一般来说,ISM 离根 ISM $m_R$ 越近,其覆盖的场景类别部分就越大。树中第 $n$ 层的 ISM 通常会总结上一层的信息,并将其传递到下一层。因此,必须先完成第 $n + 1$ 层 ISM 的评估,才能开始第 $n$ 层 ISM $m’$ 的评估。
2. 场景识别流程
场景识别从图 3.12 中树的第 1 层(深绿色区域)开始,对该层的四个 ISM $m_k$($k \in {1, \ldots, 4}$)重复以下步骤:
- 投票阶段 :将初始输入集 ${i}$ 传递给 ISM $m_k$,在其累加器 $B_{m_k}$ 中进行参考姿态投票。图 3.13 中的 2 到 5 展示了第 1 层 ISM $m_1$ 到 $m_4$ 累加器的填充结果。初始输入配置的不同子集在这些图中可视化,每个子集对应 ISM $m_k$ 相互关联的对象,这些对象有权在相应累加器中投票。输入配置的姿态 ${T}$ 根据对象的类别和标识符标签分布在 ISM 树的叶子 ${o} L$ 中。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