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超度量、最小生成树与层次聚类算法解析

超度量、最小生成树与层次聚类算法解析

1. 超度量与最小生成树基础

在实际场景中,比如登山者攀爬复杂地形时,会面临路径选择的问题。假设地形用加权图表示,登山者从点 (v_1) 到点 (v_7) 有多种简单路径可选,像 ((v_1, v_4, v_8, v_9, v_7))、((v_1, v_3, v_{10}, v_7))、((v_1, v_3, v_{11}, v_7))、((v_1, v_2, v_5, v_6, v_7)) 等。登山者会根据每条路径中最困难的路段来选择,即选择最大难度最小的路径,这里((v_1, v_2, v_5, v_6, v_7)) 就是这样的路径。

从数学角度来看,对于一个具有正权重函数 (c) 的完全加权图 (K = (V, E, c)),对于 (℘∈paths_K(u, v)),定义 (M(℘) = \max{c(x, y) | {x, y} \text{ 是 } ℘ \text{ 上的一条边}}),以及 (\delta(u, v) = \min{M(℘) | ℘∈paths_K(u, v)})。可以证明函数 (\delta : V × V \to \mathbb{R}_{\geq 0}) 是 (V) 上的一个超度量。证明过程如下:
- (\delta(u, u) = 0),因为 (u) 到 (u) 的唯一路径是 (℘_0 = (u)),且 (M(℘_0) = 0);反之,若 (\delta(u, v) = 0),则 (u = v)。
- 显然 (\delta(u, v) = \delta(v, u)) 对于 (u, v ∈ V) 成立。
- 对于 (u, v, w ∈ V),设 (\delta(u, v) = p),(\delta(v,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