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写数字图像分类模型构建与评估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构建和评估用于手写数字分类的深度学习模型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构建这样的模型,包括数据处理、模型搭建、训练和评估等环节。
1. 类别平衡与测试集设置
在处理数据时,类别平衡是一个关键问题。有一些合成方法可以用于平衡类别,例如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SMOTE),但它在计算机视觉中并不推荐使用。研究表明,欠采样在性能上与过采样相当,并且由于其计算效率更高,因此更值得优先选择。
通常,我们会将30%的标注数据作为测试集。测试集的图像会通过训练好的模型,将预测结果与标签进行比较,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图像应该是不同的,并且测试集中的各类别应该均匀分布。
2. 模型构建任务
为了构建模型,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 从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tensorflow/tf-keras-datasets/mnist.npz 下载包含手写数字及其标签的图像数据集。
2. 配置一个具有四层的多层感知器(MLP)分类器,包括输入层、两个隐藏层和输出层。
3. 使用训练集对MLP模型进行拟合(即训练模型)。
4. 使用测试集评估训练好的模型。
5. 在一个不同的数据集(未用于训练和测试)上使用模型进行预测,并显示结果。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