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聚合协议与视频监控传感器网络公平性研究
1. 数据聚合协议性能比较
1.1 主要性能对比
在默认系统协议参数设置下,对同步和异步聚合协议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采样周期时长 (t),测量不同协议的端到端丢失率和最大数据年龄,并绘制相关曲线。
- 同步聚合 :间隔时长设置为 (t) 除以到汇聚节点的最大跳数。当 (t) 变小时,间隔时长变短,若间隔过小,同一环内的节点无法在自己的传输间隔内完成传输,导致端到端丢失率急剧增加。
- 异步聚合 :初始 (R) 值为 0。当采样率过高时,不仅丢失率急剧增加,最大数据年龄也会增大,因为节点会增加超时值以应对重传数据包的延迟到达。
不同聚合方式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表现如下表所示:
|聚合方式|参数设置|性能表现|
| ---- | ---- | ---- |
|异步单播聚合| (e):增加包大小时为 0.15 秒,固定包大小时为 0.1 秒;(\beta):固定包大小为 0.7,增加包大小为 0.6;(\delta):0.05;(\alpha):0.875;(\Delta):0.15| - |
|异步广播聚合| (e):增加包大小时为 0.03 秒,固定包大小时为 0.02 秒;(\beta):固定包大小为 0.7,增加包大小为 0.5;(\delta):0.05;(\alpha):0.875;(\Delta):0.15| - |
从性能曲线来看,对于增加包大小的情况,同步和异步广播聚合都不如单播聚合;对于固定包大小的情况,广播聚合能够实现比单播聚合更低的最大数据年龄。综合比较,广
数据聚合协议与视频监控网络公平性研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