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故事世界中的机器人:从幻想到现实的探索

故事世界中的机器人:从幻想到现实的探索

机器人的多重角色与概念起源

机器人在我们的认知中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它犹如一面“魔法镜子”,让我们审视自身与机器的异同。从历史上看,早期的人形自动机与如今的机器人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自移动机器最初是用于报时的手表。而当时伟大的制表师制作的人形自动机,如能排便的鸭子和会书写的装置,其目的并非像工业时代的机器那样具有实际生产功能,更多是为了惊艳观众。正是这些神奇造物的成功,使得“自动机”一词更多地与这些栩栩如生的生物联系在一起,而非同样能自移动的钟表装置。

人形自动机和后来的人形机器人的目的,与手表或工业机器等工具截然不同。人形自动机并非用于创造或完成特定任务,而是通过奇妙和欺骗的故事,教导我们人与机器的差异以及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原因。尽管如今的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共享“机器人”这一概念,但深入探究历史会发现,“机器人”概念存在着工具性和作为人类反思自身人性的镜子这两种不同的内涵。

“机器人”一词源于捷克语“robota”,与古斯拉夫语“rabota”(意为强迫劳动者)相关。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机器人”来指代虚构的人形生物。恰佩克的故事设想了没有灵魂的人造人体的技术创造,封建强迫劳动阶级的旧主题与新的人造工人阶级的想象相契合。在剧中,机器人是奴隶,如同工厂里的真实人类一样,它们并非自主的,而是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然而,这些机器人像人类一样反抗并发动革命,以摆脱奴役。这一故事揭示了两条通往后人类的悲观道路:要么人类被毁灭,要么被自己创造的机器取代。

后人类主义理论下的两种阵营

在当今社会,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