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2D三维重建:PnP

PnP(Perspective-n-Point)算法是三维重建中的关键步骤,用于估计相机位姿。本文介绍了PnP问题的背景,包括直接线性变换法、P3P方法以及BA优化。P3P仅需3对3D-2D点对,通过迭代最近点(ICP)迭代求解。非线性优化方法如BA则同时优化相机位姿和空间点坐标。代码示例展示了使用OpenCV的EPNP方法解决PnP问题。
简介

PnP(Perspective-n-Point)描述了当我们已知n个世界坐标系下的3D空间点以及它们的2D归一化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时,如何估计相机位姿的方法。通常最少需要4对3D-2D点对(其中之一用于验证结果),就可以解出PnP问题。尤其是在双目或RGB-D的视觉里程计中,点的空间坐标可以由 s K − 1 x sK^{-1}x sK1x直接求出, s s s为像素点的深度值,即可直接使用PnP估计相机运动。

PnP问题解法有很多,线性方法有直接线性变换法、P3P、EPnP、UPnP等,还可以采用非线性优化的方法、构建最小二乘问题迭代求解,最常用的是BA调整(Bundle Adjustment)。OpenCV中对上述多数方法都进行了集成,详情可见:solvePnP()

PnP只是求解相机位姿的方法,求解出来的位姿均是相机相对世界坐标系的变换关系 T w c T_{wc} Twc。对于那些没有3D匹配点的2D-2D匹配点对,估计其对应的3D点仍需采用三角化方式。

原理
直接线性变换法

直接线性变换法依据相机投影的基本原理,通过线性变换求解目标值。即 s x = P X sx=PX sx=PX其中, x = ( u , v , 1 ) T x=(u,v,1)^T x=(u,v,1)T为像素点的归一化坐标; P = [ R ∣ T ] P=[R|T] P=[RT] 3 × 4 3\times4 3×4的相机投影矩阵。
在求解PnP问题时,旋转矩阵 R R R和平移矩阵 T T T是待求的变量,由于 P P P一共有12维,而每对点对能提供2个约束,因此最少需要6对点对,才能实现PnP问题的线性求解。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上述公式默认相机内参数矩阵 K K K已知,所以 x x x采用的是归一化平面坐标,在求解PnP问题时去掉了 K K K的影响,对应的solvePnP()中的3D点为相机坐标系下的齐次坐标;如果 K K

### 多目三维重建技术概述 多目三维重建是一种利用多个摄像头获取场景的不同视角图像并将其转化为三维几何结构的技术。相比单目视觉,多目系统通过增加额外的视点来提供更丰富的空间信息,从而提高深度估计精度和重建质量。 #### 数据采集与同步 在多目三维重建中,数据采集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确保不同摄像机之间的图像能够正确匹配,通常需要对多目系统的硬件进行精确校准以及时间上的严格同步[^1]。这一步骤涉及内外参数标定,即确定每台相机的位置、方向及其内部光学特性。 #### 特征提取与匹配 特征检测算法用于识别各张图片中的显著点或区域;随后采用描述子计算这些位置的独特属性以便于跨图比较。常用的方法有SIFT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 和 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一旦找到对应关系,则可以建立立体配对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导出三维坐标系下的物体形状表示形式。 #### 深度估算 对于多目标体而言,其核心挑战之一在于如何有效地从二维投影恢复真实的距离测量值——也就是所谓的“深度”。传统方式依赖三角测距原理并通过解析方程组求解未知变量得到最终答案。然而随着神经网络的发展,也有研究者尝试构建端到端(end-to-end)学习框架直接映射输入像素强度分布至输出高度场或者表面法线向量集合之中去简化流程并提升效率。 #### 融合处理 当获得来自各个角度的稀疏点云之后,还需要经历一系列后续操作才能形成完整的实体模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滤波平滑噪声干扰项、填补缺失部分以及调整整体比例尺使之符合实际物理尺寸规格等等过程。某些先进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引入额外约束条件比如重力矢量导向或是材质反射特性假设等辅助优化结果表现效果更好一些。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spatial.transform import Rotation as R def estimate_pose(points_3d, points_2d, camera_matrix): """ Estimate the pose of a multi-camera system using PnP algorithm. Args: points_3d: List of 3D world coordinates corresponding to image points. points_2d: List of detected keypoints in one view's pixel space. camera_matrix: Intrinsic parameters matrix K. Returns: rvec: Rodrigues rotation vector representing orientation change from reference frame. tvec: Translation component indicating displacement relative to origin point O_w. """ _, rvec, tvec = cv2.solvePnP(np.array(points_3d), np.array(points_2d).reshape(-1, 2), camera_matrix, distCoeffs=None) return rvec, tvec # Example usage with synthetic data generation omitted here... rvecs, tvecs = [], [] for i in range(num_cameras): rvec_i, tvec_i = estimate_pose(world_points[i], img_keypoints[i], intrinsic_params[i]) rvecs.append(rvec_i); tvecs.append(tvec_i) rotation_matrices = [R.from_rotvec(rv).as_matrix() for rv in rvecs] extrinsics = [(rm @ -tv.reshape(3,1)) for rm,tv in zip(rotation_matrices, tvecs)]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