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储能辅助电力系统调峰的容量需求研究
摘要:建立了储能辅助电力系统调峰的容量需求优化配置模型,设置了含储能和不含储能两种仿真方案,将两个算例代入所提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储能系统容量和功率配置,通过对技术性技术性和经济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1 储能容量需求优化配置模型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有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降低发电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发电社会效益,是助力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波动性、难以预测性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新的难题。与新能源发电相比,传统电源的出力要稳定得多,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转化为电能的一次能源是不同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燃气发电等传统发电来源于煤炭、水、燃气等基础能源,而风电、光伏发电的来源风能和太阳能易受环境影响,而且不可储存,因此,新能源发电也会随之受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在实际的新能源发电并网过程中,电力系统需要充分考虑到风电出力、光伏出力的间歇性,然而面对极端的情况,电力系统还是会出现弃风、弃光、切负荷等现象,制约其发展和利用。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的通报情况,我国部分省区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利用状况和弃风弃光率。风力发电方面,部分省区的弃风现象非常严重,如甘肃和新疆两省区的弃风率分别达到了33%和29%,大量风电因无法并网而浪费。光伏发电方面同样不容乐观,甘肃和新疆两省区的弃光率20.9°/。和21.9%。

1.1 储能容量需求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
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仍然考虑经济性,在经济性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弃风惩罚成本和调峰不足惩罚成本,以最小化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包括:(1)发电成本;(2)储能系统投资运维成本;(3)弃风惩罚成本;(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2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