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网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2、软件开发规则与技术选择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软件开发中的六大核心规则,涵盖人员复杂性、项目阶段管理、发布挑战、间接层次衰减、原型价值与设计优先、以及设计与代码评审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状态机表示法(如UML、Mealy、Moore)的应用场景与标准化实践,介绍了UML图的核心约定及其在团队协作中的作用,并分析了C++在嵌入式系统和游戏开发等领域的适用性与使用策略。结合实际案例,文章为提升软件项目的效率、质量与可维护性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原创 2025-10-08 02:37:33 · 26 阅读 · 0 评论 -
21、软件开发相关技术与经验分享
本文分享了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与实践经验,涵盖基于环境变量的构建路径配置、NQBP系列自动化脚本(如bob.py、chuck.py、tca.py)的使用方法,以及Colony核心库在系统抽象、数据模型、线程通信等方面的功能。同时介绍了RATT自动化测试工具在模拟环境下的集成测试应用,并总结了十三条实用的软件开发规则,包括需求管理、团队协作、提问策略和开发者成长建议。通过流程图和工具协同分析,展示了高效开发流程的构建方式,旨在提升软件质量与开发效率。原创 2025-10-07 12:38:38 · 20 阅读 · 0 评论 -
20、恒温器模拟与NQBP构建系统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恒温器模拟系统的命令行界面(CLI)操作与NQBP构建系统的集成应用。通过USB连接实现目标板通信,利用CLI进行制冷、制热模式测试,并展示了完整的交互示例。NQBP作为基于Python的高效构建引擎,支持多平台、多编译器环境,具备源码与工具链可重用、构建目录分离、构建变体管理等优势,适用于中小型嵌入式项目。文章还阐述了文档生成、环境变量配置、构建脚本结构及最佳实践,并展望了未来在物联网与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06 16:12:12 · 18 阅读 · 0 评论 -
19、PIM恒温器示例:硬件、安装、构建与使用全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PIM恒温器示例的硬件平台、安装设置、构建流程及使用方法。支持在ARM Cortex-M4微控制器以及Windows和Linux系统的功能模拟器上运行。涵盖从环境配置、源码克隆、编译器设置到项目构建的完整流程,并介绍了适用于不同平台的命名约定与单元测试规范。通过nqbp.py、bob.py和chuck.py等脚本实现自动化构建与测试,帮助开发者高效完成恒温器应用的开发、调试与部署。原创 2025-10-05 12:05:03 · 27 阅读 · 0 评论 -
18、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与示例
本文介绍了嵌入式软件开发中的多项最佳实践,涵盖CI流程中集成Doxygen文档生成、使用抽象接口实现模块解耦(包括编译时和链接时绑定)、C++虚函数与纯虚函数的应用、数据模型的设计原则、构建系统的规范要求,并通过一个恒温器示例展示了这些实践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文章强调代码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适用于复杂嵌入式系统的高效开发。原创 2025-10-04 13:24:06 · 26 阅读 · 0 评论 -
17、多线程设备的初始化与最佳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多线程设备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初始化过程与设计最佳实践。重点介绍了通过Open/Close同步机制实现线程间通信的模块初始化与关闭流程,解析了Main minor和Main major两种主模式在功能子系统与整体应用构建中的应用。同时强调避免动态内存分配以提升系统稳定性,并推荐使用私有内存池和侵入式容器;提倡头文件文档化,结合Doxygen工具提高代码可维护性。最后通过智能家居设备案例综合展示了这些模式与实践的有效集成,为嵌入式多线程开发提供了清晰、可靠的设计指导。原创 2025-10-03 14:04:38 · 18 阅读 · 0 评论 -
16、编程中的延迟绑定与初始化模式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编程中的延迟绑定与初始化模式,涵盖LHeader和LConfig两种延迟绑定技术,用于实现跨平台兼容性和项目配置定制。同时探讨了复杂系统尤其是多线程环境下的初始化挑战,提出两阶段启动和分阶段初始化解决方案,并结合C++构造函数限制、命名约定等最佳实践,确保系统稳定启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模式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综合应用,提升代码的可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配置性。原创 2025-10-02 16:47:08 · 18 阅读 · 0 评论 -
15、软件开发中的文档、文件组织与命名最佳实践
本文详细探讨了软件开发中的文档编写、文件组织与命名的最佳实践。从软件开发计划(SDP)的制定,到软件架构(SA)和详细设计文档(SDD)的创建,再到按命名空间组织文件、管理外部包以及统一命名约定,全面覆盖开发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规范化的文档和结构提升代码可维护性、减少冲突、促进团队协作,并展望了未来技术趋势下的应对策略。原创 2025-10-01 15:34:04 · 26 阅读 · 0 评论 -
14、有限状态机设计与文档编写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了有限状态机的设计原则与文档编写的重要性。在状态机设计方面,强调上下文与执行分离、事件的运行到完成语义、守卫无副作用、显式转换等十大要点,并推荐使用状态图与状态表结合的方式提升建模完整性。在文档编写方面,阐述了文档作为开发工具的多重价值,提出‘文档化头文件’和‘先文档后实现’两大核心规则,避免文档缺失或冗余带来的问题。文章进一步展示了状态机设计与文档编写的综合应用,包括维护扩展流程、团队协作中的作用,并通过mermaid流程图直观呈现设计与文档的协同过程。最后总结了项目全周期中状态机与文档的集成原创 2025-09-30 11:52:26 · 19 阅读 · 0 评论 -
13、模型点、全局变量与有限状态机的深入剖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模型点与全局变量的区别,强调模型点在语义明确性、线程安全和模块简化方面的优势;分析了有限状态机在处理异步行为中的应用,包括状态图与状态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恒温器和旋转门案例说明不同复杂度下的实现策略;最后介绍了代码生成在状态机实现中的重要性,推荐结合Cadifra和Sinelabore等工具提升开发效率与代码质量。原创 2025-09-29 09:46:56 · 18 阅读 · 0 评论 -
12、数据模型架构:原理、应用与设计要点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模型架构的原理、设计要点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模型点实现模块间的间接交互,该架构有效解耦系统组件,提升可维护性与可重用性。文章分析了其在嵌入式和分布式系统中的适用场景,对比了MVC、发布-订阅和组件化开发等模式,并展望了其与人工智能融合、云原生支持及安全增强的未来趋势,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实践指导。原创 2025-09-28 09:09:17 · 32 阅读 · 0 评论 -
11、持续集成(CI)与项目构建的全面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了持续集成(CI)与项目构建的全面实践指南,涵盖实施CI的必要条件、构建机器配置、软件配置管理(SCM)、分支策略、构建自动化工具选择以及构建脚本的最佳实践。文章强调通过合理设计CI流程,结合自动化工具与标准化脚本,提升开发效率、减少技术债务并确保构建可重现性,适用于各类软件项目尤其是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管理。原创 2025-09-27 10:30:02 · 22 阅读 · 0 评论 -
10、功能模拟器与持续集成:嵌入式开发的高效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功能模拟器与持续集成在嵌入式开发中的高效应用策略。通过构建功能模拟器,开发者可在无目标硬件的情况下并行进行软件开发与测试,显著提升开发效率。结合硬件抽象层(HAL)与操作系统抽象层(OSAL)的解耦设计,以及主模式的应用,实现了超过90%代码的跨平台复用。文章还介绍了模拟时间、设备仿真等高级用例,并阐述了持续集成在代码管理、自动化测试和团队协作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实际项目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功能模拟器融入CI流程,确保代码质量,加速产品交付。原创 2025-09-26 12:58:22 · 25 阅读 · 0 评论 -
9、单元测试:原理、方法与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单元测试的原理、方法与挑战,涵盖手动与自动化测试的适用场景、代码覆盖率指标分析、测试框架选择及持续集成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和流程图,阐述了如何有效实施单元测试,并讨论了其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与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开发者提升代码质量与测试效率。原创 2025-09-25 16:54:22 · 49 阅读 · 0 评论 -
8、软件开发架构与单元测试全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软件开发中的架构设计与单元测试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操作系统与第三方软件的选型,到功能模拟器的构建、文件组织规范、本地化需求分析,再到开发约定制定与构建系统选择,全面解析了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决策点。重点阐述了单元测试的策略、执行流程、与持续集成的结合及其对代码质量的提升作用,并讨论了测试挑战与未来趋势,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实践指南,助力高效、高质量的软件交付。原创 2025-09-24 12:19:56 · 57 阅读 · 0 评论 -
7、软件架构:从基础到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软件架构设计的核心要素与实践方法,涵盖架构师的角色、架构文档的编写原则、主要子系统划分、接口语义定义、线程与处理器模型、通信机制、内存策略、性能要求及硬件接口等内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设计流程建议,帮助开发者系统化地构建高效、稳定的软件架构,并强调文档在团队协作中的关键作用。原创 2025-09-23 15:26:36 · 17 阅读 · 0 评论 -
6、PIM 架构下的持久化存储设计与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PIM架构的持久化存储设计与实践,涵盖分层扩展、源代码组织、恒温器应用案例及核心设计优势。通过抽象接口与高度解耦的设计,系统实现了良好的可扩展性、可测试性和平台无关性。文章详细阐述了数据完整性保护机制、双副本更新策略以及在电源故障下的恢复逻辑,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了PIM带来的战略价值与面临的复杂性挑战,为嵌入式系统中的持久化设计提供了可复用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9-22 11:12:17 · 18 阅读 · 0 评论 -
5、嵌入式编程设计理论与持久存储模块设计
本文探讨了PIM(一种强调解耦与静态绑定的编程理念)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重点分析其在持久存储模块设计中的优势。通过对比单体设计与PIM分层设计,展示了PIM在可测试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显著提升。文章详细介绍了源时间、编译时间和链接时间绑定的实践方法,并结合SOLID原则提出LSSSI设计思想,为嵌入式软件的高质量构建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原创 2025-09-21 12:21:26 · 18 阅读 · 0 评论 -
4、嵌入式编程设计理论与原则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嵌入式编程中的核心设计理论与原则,涵盖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接口隔离原则、依赖倒置原则以及绑定时间的概念与实践应用。通过实际项目案例,阐述了分层设计、抽象接口和模型点在提升代码可维护性、复用性和可测试性方面的重要性。文章还探讨了静态与动态绑定的权衡,并展示了如何综合运用这些原则构建灵活、稳定且易于扩展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原创 2025-09-20 10:51:40 · 24 阅读 · 0 评论 -
3、嵌入式编程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入式编程中的核心设计理论与实践方法,涵盖松耦合数据模型、有限状态机(FSM)建模、系统化文档编写以及SOLID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的应用。通过模型点实现模块解耦,利用FSM处理异步行为,强调文档作为设计工具的重要性,并结合C语言示例详细解析SOLID五大原则,旨在提升嵌入式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开发效率。文章还提供了完整的开发流程建议,适用于中大型嵌入式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团队协作。原创 2025-09-19 09:11:26 · 24 阅读 · 0 评论 -
2、嵌入式开发核心概念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嵌入式开发中的核心概念,涵盖软件架构设计、自动化单元测试、功能模拟器应用与持续集成等关键实践。文章强调战略层面的架构规划与战术执行的结合,提出通过解耦平台依赖、构建可测试代码和使用功能模拟器来应对硬件延迟问题。同时,系统阐述了持续集成的实施挑战与优势,并提供了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概念的完整流程与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效率、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原创 2025-09-18 10:33:30 · 21 阅读 · 0 评论 -
1、智能嵌入式软件开发:PIM模式的力量
本文介绍了智能嵌入式软件开发中的PIM(Patterns in the Machine)模式,分析了传统开发方法面临的困境,并通过教学示例、对比分析和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PIM在提升开发效率、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方面的显著优势。PIM通过代码与硬件解耦、支持早期测试和真正代码复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应对需求变更和硬件迭代,是嵌入式领域值得推广的现代化开发方法。原创 2025-09-17 14:05:55 · 23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