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网友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7、提升韩语智能个人助理中DNN声学模型训练速度:多GPU与分布式计算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在韩语智能个人助理中,如何通过多GPU架构与分布式计算技术提升DNN声学模型的训练速度。文章分析了传统DNN/HMM系统训练耗时的问题,对比了多种计算架构的优缺点,提出基于Sun Grid Engine(SGE)的多GPU分布式方案。实验表明,该架构可将训练速度提升五倍,同时保持识别准确率。文中还介绍了实际应用场景、面临的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并展望了未来在并行算法优化、云计算融合和应用拓展方面的趋势。原创 2025-11-20 03:16:49 · 7 阅读 · 0 评论 -
26、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多源混合问答与对话平台的综合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三大核心技术:多源混合问答系统、交互式个人助理的对话平台以及前馈神经网络(FFNN)语言模型。多源混合问答系统融合知识库与信息检索,提升答案准确性;对话平台通过本体与状态转换实现跨领域交互;FFNN语言模型相较传统n-gram在泛化能力与性能上表现更优。文章还总结了各系统的优势与挑战,并探讨了知识库扩展、深度学习应用、模型优化等未来发展方向,展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智能化服务中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11-19 12:51:38 · 10 阅读 · 0 评论 -
25、自然语言对话系统与智能助手应用解析
本文介绍了多功能虚拟代理CLARA系统及其在国际语音通信会议中的应用。CLARA集成了会议信息查询与当地旅游服务,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具备模糊搜索、实体识别和语义解析能力。同时,文章探讨了多源混合问答系统的技术架构,其通过整合知识库、信息检索与网页文本,提升问答准确性与覆盖范围。系统在实际部署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但也面临域外查询处理和信息更新等挑战。未来将优化响应机制并增强推送通知功能,推动智能对话系统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原创 2025-11-18 13:52:35 · 10 阅读 · 0 评论 -
24、电话对话主题识别:词与语义特征的融合
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词特征、语义特征和对话摘要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用于电话对话主题识别。基于巴黎公共交通客服对话数据,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特征组合及DNN模型在手动转录和ASR转录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词与语义特征具有互补性,结合C向量并采用DNN架构可有效提升识别准确率,在实际客服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为未来多特征融合与深度模型优化提供了方向。原创 2025-11-17 16:46:19 · 14 阅读 · 0 评论 -
23、有限状态双自动机在对话管理中的决策策略
本文探讨了基于有限状态双自动机的四种对话管理决策策略:最大概率(MP)、带属性的最大概率(MPA)、最佳路径概率(BP)和带属性的最佳路径概率(BPA)。通过在真实语料库上的实验评估,分析了各策略在任务完成率、适当话语率和对话长度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本地决策策略(尤其是MPA)在任务完成方面优于基于路径的策略,而用户行为的不可预测性显著影响路径规划类策略的效果。文章还提供了策略对比、应用场景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11-16 10:10:30 · 6 阅读 · 0 评论 -
22、虚拟邻居与有限状态双自动机对话管理决策策略
本文介绍了虚拟邻居系统与基于有限状态双自动机的对话管理决策策略。虚拟邻居系统通过整合人员目录、公共网页和用户交互数据,提供关于同事信息的智能查询服务,支持语音和文本交互,并具备信息学习能力。对话管理方面,提出基于确定性和概率有限状态双自动机的决策模型,结合单轮次与完整路径的启发式策略,在Let's Go Bus Information系统上验证了本地决策在应对用户不确定性方面的优势。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口语对话系统的响应质量。未来方向包括拓展信息源、优化对话策略及增强用户行为预测能力,以实现更智能、个原创 2025-11-15 14:18:12 · 8 阅读 · 0 评论 -
21、基于众包的口语对话数据收集框架:Pair Me Up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介绍了Pair Me Up——一个基于众包的口语对话数据收集框架,旨在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用户间的实时对话数据采集。研究重点探讨了在高延迟环境下如何通过简单的延迟测量协议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时间戳同步,并评估了网络与实验室环境下音频质量、游戏性能、交互自然度及成本的差异。结果表明,众包方式在数据吞吐量和成本效益上显著优于传统实验室方法,尽管网络音频的ASR错误率略高,且存在延迟影响,但整体数据质量仍满足研究需求。未来工作将聚焦于提升数据同步精度、优化配对算法、改善音频质量和增强用户体验。原创 2025-11-14 11:36:17 · 15 阅读 · 0 评论 -
20、基于对话的欺骗检测与众包语音对话数据收集研究
本文研究了基于对话的欺骗检测与众包语音对话数据收集。在欺骗检测方面,分析了不同问题类型(如CheckQ、ProQ等)和问题长度对谎言识别的影响,发现CheckQ和短问题更有利于暴露谎言。在数据收集方面,提出了基于网络的众包框架Pair Me Up,利用WebRTC和WebSocket实现远程语音对话数据采集,并与实验室语料库进行对比,探讨了众包方法在效率与数据质量间的权衡。最后展望了未来在欺骗检测系统实现和众包数据优化方向的发展。原创 2025-11-13 14:41:40 · 6 阅读 · 0 评论 -
19、脑电未知词检测与对话式欺骗检测研究
本文探讨了脑电未知词检测与对话式欺骗检测两项前沿研究。脑电未知词检测通过分析EEG信号中的功率与事件相关去同步(ERD)特征,实现对视觉感知单词中未知词的识别,展现出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潜力。对话式欺骗检测则构建了一个基于日语欺骗语料库(JDC)的检测系统,结合声学/韵律、词汇及受试者相关特征,利用决策树Bagging方法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问题对欺骗特征暴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声学/韵律特征在跨语言中均有效,而词汇特征存在语言差异。未来方向包括多模态融合、真实对话环境实验以及结合脑电信号提升欺骗识别准确率,原创 2025-11-12 15:17:02 · 4 阅读 · 0 评论 -
18、自动对话系统评估与未知词检测研究
本研究围绕全自动合作说服对话系统评估与基于脑电图(EEG)的未知词检测展开。在对话系统评估方面,通过对比Random、NoFraming、Framing和Human四种策略,验证了引入框架信息的Framing策略在平均奖励和响应正确率上的优越性,表明其能有效提升系统表现。在未知词检测方面,提出利用EEG信号中的事件相关去同步(ERD)特征来识别用户对术语的理解状态,实验结果显示ERD特征显著优于仅使用频段功率的方法,为实现自适应用户知识水平的智能对话系统提供了新途径。研究还总结了方法优势,提出了未来在真实场原创 2025-11-11 10:05:56 · 6 阅读 · 0 评论 -
17、全自动合作说服对话系统评估
本文介绍了一个全自动合作说服对话系统的构建与评估过程。系统以销售人员与顾客在相机销售场景中的对话为基础,通过构建标注语料库、设计用户模拟器与强化学习策略,实现说服者与被说服者目标的双赢。研究涵盖了对话行为的框架与GPF标注、考虑NLU识别错误的模型改进、奖励归一化方法,并实现了基于示例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块。实验评估了不同特征集下NLU的性能及系统的整体表现,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说服成功率、用户满意度和对话自然度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未来可进一步优化NLU/NLG模块并拓展应用场景。原创 2025-11-10 10:54:39 · 5 阅读 · 0 评论 -
16、自然表达性演讲研究:自动检测令人难忘的口语引用及合作说服性对话系统评估
本文探讨了两个核心研究方向:一是基于TED语料库的难忘口语引用自动检测,结合语言与声学特征,利用神经网络、朴素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最高准确率达70.4%;二是构建并评估首个全自动文本基合作说服性对话系统,通过设计NLU和NLG模块,在真实用户测试中验证了基于强化学习的框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为演讲分析、内容推荐、智能销售与客服等应用场景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展望了多模态融合、实时检测、情感理解及跨领域应用等未来方向。原创 2025-11-09 16:00:28 · 7 阅读 · 0 评论 -
15、口语语言个性转换技术解读
本文介绍了一种口语语言个性转换的技术框架,通过构建语言模型和翻译模型实现说话者个性的风格迁移。语言模型结合目标说话者与通用领域数据,翻译模型则利用词库、n-gram相似度和双语文本三种方法在无平行语料条件下建模语义保持的表达转换。实验在相机销售对话语料上进行,结果表明基于n-gram相似度的方法在提升个性表达和降低词错误率方面表现最优,尤其在处理日语功能词时更具优势。研究还通过自动与手动评估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指出了未来在上下文建模和双语资源优化方面的改进方向。原创 2025-11-08 13:07:59 · 6 阅读 · 0 评论 -
14、语音识别与语言个性转换技术研究
本文研究了基于加权有限状态转换器(WFST)的语音识别词典优化与口语语言的语言个性转换技术。在语音识别方面,提出基于混淆度度量(CM)和音素距离计算(如EUC、MAH、KL)的词典优化方法,结合DTW序列对齐策略,有效降低字错误率(WER)和实时因子(RTF)。在语言个性转换方面,构建基于噪声信道模型的概率框架,利用语言模型与翻译模型实现从源说话者到目标说话者个性的文本转换,并探讨三种翻译模型构建技术以应对平行数据不足的挑战。实验表明,功能词转换对个性表达提升显著。未来工作将聚焦于数据稀缺下的模型构建、内容原创 2025-11-07 13:17:37 · 7 阅读 · 0 评论 -
13、智能语音助手助力健康管理与语音识别优化
本文介绍了两款智能语音技术应用:DietTalk健康管理助手和基于声学距离的词典优化方法。DietTalk通过语音对话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饮食与运动建议,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和实时反馈,适用于家庭、健身场所和医疗机构。词典优化方法通过声学距离降低LVCSR系统的单词错误率,提升识别准确性和系统效率,广泛应用于智能客服、语音导航和智能家居。文章还探讨了二者的优势、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展示了智能语音技术在健康与识别领域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11-06 09:18:00 · 6 阅读 · 0 评论 -
12、语音对话系统中多领域检测技术探究
本文探讨了多领域语音对话系统中的多领域检测(MDD)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例和未标记例子的层次聚类方法(HCPU)来识别可靠反例,并通过迭代训练二元分类器提升MDD性能。实验表明,采用单链接聚类准则的HCPU-SL方法在F1分数上显著优于基线和其他现有方法,有效提高了召回率且保持高精度。文章还分析了不同链接准则的影响,讨论了该技术在智能语音助手、客服系统和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未来在域外检测和多技术融合方向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11-05 15:54:06 · 6 阅读 · 0 评论 -
11、可扩展POMDP混合对话系统与语音QR码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可扩展POMDP混合对话系统与语音QR码技术的原理、实现及应用。前者通过引入更多网格点和特征构建,结合Episodic Natural Actor Critic算法优化策略,在多目标对话中实现高效决策;后者利用QR码大容量存储与强纠错能力,将语音数据编码为可扫描形式,提升特殊人群的交互体验。文章还对比了技术优势,探讨了在智能客服、车载系统、教育和无障碍领域的应用场景,并提出了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展望了二者融合发展的未来方向。原创 2025-11-04 16:02:27 · 5 阅读 · 0 评论 -
10、基于强化学习与POMDP的对话系统研究
本文探讨了基于强化学习的用户信念感知对话系统与可扩展的POMDP混合对话系统的研究进展。前者通过实验验证了在处理虚假信念(FB)任务时,引入信念感知机制和强化学习策略能显著提升对话效率与成功率;后者针对传统POMDP在复杂领域如电子节目指南中的可扩展性问题,提出模块化架构与摘要状态跟踪方法以降低计算复杂度。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两种系统的技术互补性,并展望了融合多模态技术、优化算法性能及拓展至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未来方向,为构建更智能、灵活的对话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原创 2025-11-03 10:47:18 · 5 阅读 · 0 评论 -
9、基于强化学习的情境式人机对话中的用户信念感知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情境式人机对话系统,通过引入空间推理框架SPARK和扩展的HIS对话管理模型,实现对用户信念状态的感知与处理。系统利用虚拟环境建模、视角采择和能力计算,识别并解决用户与机器人之间的信念分歧。实验在拾取-放置-搬运场景中进行,结果表明具备信念感知能力的系统在任务完成率、交互效率和用户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未来工作将拓展至复杂属性认知、多用户交互及实时学习优化。原创 2025-11-02 14:16:17 · 8 阅读 · 0 评论 -
8、自然语言对话系统技术解析:微咨询与机器人信念感知
本文深入解析了微咨询对话系统与机器人信念感知两项前沿技术。微咨询系统通过提取用户话语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及情感、问题、原因等语义信息,结合倾听、复述、情感反馈和提问四种策略,实现更贴近人类咨询的互动;其架构涵盖对话行为检测、语义提取、策略选择与回退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优于传统方法的性能。机器人信念感知技术则基于POMDP与强化学习框架,使机器人能推断并响应用户的主观信念,减少误解,提升任务协作效率。文章还探讨了二者在心理健康、智能客服、智能家居等场景的应用前景,分析了语义理解准确性、策略智能化、信念状态建原创 2025-11-01 14:03:11 · 5 阅读 · 0 评论 -
7、HALEF与语义内容微咨询对话系统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HALEF开源电话语音对话系统及其与基于语义内容的微咨询对话系统的技术架构与应用。HALEF采用分布式模块化设计,集成Asterisk、JVoiceXML、Cairo、Sphinx等多种开源组件,支持语音识别与合成,并可灵活对接问答、酒精状态分类等后端应用。微咨询对话系统则通过语义分析技术,从用户话语中提取情感、问题和原因,生成个性化咨询回应,提升用户体验。两者在智能客服与心理健康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未来有望融合为支持多模态交互的综合性智能服务系统。原创 2025-10-31 15:03:53 · 6 阅读 · 0 评论 -
6、交互质量评估与开源对话系统研究
本文探讨了对话系统中交互质量评估的实验研究与HALEF开源对话系统的架构及应用。在交互质量评估方面,比较了支持向量机(SVM)、条件隐马尔可夫模型(CHMM)和规则归纳(RI)三种算法在不同语料库和特征组下的性能表现,结果显示SVM整体表现最优,而CHMM受限于数据量或模型适用性未能显著提升性能。HALEF系统作为一个开源、标准合规、基于电话且模块化的口语对话平台,支持灵活集成如醉酒状态分类和问答系统等后端应用插件,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与实用性。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提升评估准确性、拓展应用场景及优化系统性能。原创 2025-10-30 10:51:27 · 7 阅读 · 0 评论 -
5、多领域对话系统的错误恢复策略与交互质量评估
本文探讨了多领域对话系统的错误恢复策略与交互质量评估方法。通过对REF、DLS、DC和AU四种策略的可用性与任务成功率分析,发现直接提示式策略(如域选择和域列表)在多数场景下表现更优,而开放式问题不适用于新手用户。研究还强调了上下文信息和多模态呈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应根据用户类型和后续领域数量采用自适应策略。在交互质量评估方面,通过扩展LEGOext语料库并采用中位数作为最终标签,验证了交互质量范式的有效性,为系统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个性化系统开发、新参数探索及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优化原创 2025-10-29 10:54:44 · 7 阅读 · 0 评论 -
4、语音对话系统中跨领域切换的机器主导错误恢复策略评估
本文探讨了语音对话系统中跨领域切换的机器主导错误恢复策略,评估了不同策略在任务成功率和可用性方面的表现。研究比较了参考系统(REF)、询问用户(AU)、领域选择(DC)和领域列表选择(DLS)四种策略,并结合上下文信息与不同呈现方式(GUI聚焦、语音聚焦、GUI与语音结合)进行在线用户实验。结果表明,考虑上下文的DC和DLS策略在任务成功率和可用性方面表现优异,而GUI与语音结合的多模态呈现方式最受用户青睐。研究为车载语音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与行车安全。原创 2025-10-28 14:48:39 · 7 阅读 · 0 评论 -
3、基于主动对话策略的新闻导航系统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对话策略的新闻导航口语对话系统,旨在通过跟踪用户意图和用户焦点,实现对模糊查询的有效响应。系统以每日更新的新闻文章为知识源,结合谓词-论元结构进行语义匹配,支持话题展示、故事讲述、主动推荐、问题回答等多种对话行为。采用基于部分可观察马尔可夫决策过程(POMDP)的对话管理框架,通过奖励机制鼓励长期交互并优化模块选择。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动作选择准确性、用户交互促进和错误恢复能力方面均优于基于规则和其他POMDP基线系统,能够以更自然、用户友好的方式导航动态新闻内容。原创 2025-10-27 14:38:29 · 5 阅读 · 0 评论 -
2、交互式学习与新闻导航系统:提升对话系统效能
本文探讨了交互式学习在构建高精度意图检测器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减少标注成本、提升模型性能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对话管理与用户焦点跟踪的信息导航系统,能够处理模糊查询并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实现更自然友好的人机交互。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验证,说明了交互式学习与信息导航系统在提升对话系统效能方面的潜力,并展望了未来在可解释性、多模态交互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26 11:02:34 · 6 阅读 · 0 评论 -
1、利用交互式学习快速扩展对话系统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交互式学习(Interactive Learning)快速构建意图检测器模型的方法,显著缩短了传统流程中耗时数周的模型开发周期。通过使用微软研究院的ICE工具和端到端可视化工具,非机器学习专家可在几小时内完成高性能意图检测模型的构建、评估与优化,并成功应用于微软小娜等实际对话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时间效率、模型性能和可操作性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为个人助理系统的快速扩展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原创 2025-10-25 14:30:05 · 9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