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与深度强化学习:原理、应用与策略
1. 卷积神经网络在视频分类中的应用
1.1 视频数据与卷积网络
从卷积网络的角度来看,视频数据可视为图像数据在时空上的泛化。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在大规模视频分类领域得到了广泛探讨。不过,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结果仅比单帧方法略好。原因在于单帧已包含大量分类所需信息,除非运动特征对区分类别至关重要,否则添加运动信息对分类帮助不大。此外,视频分类数据集的规模往往有限,难以满足构建大规模系统的需求。因此,将手工特征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往往是有益的。
1.2 视频分类的其他方法
- 光流特征 :近年来,光流这一特征在视频分类中展现出了实用性。
- 结合卷积与循环神经网络 :将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相结合也是常见的视频分类思路。早期的方法将二者结合,而近期的一种方法则以均匀的方式将它们融合,使卷积神经网络中的每个神经元都具有循环特性。
1.3 软件资源与数据集
1.3.1 软件资源
有多种用于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软件包,例如:
- Caffe :有Python和MATLAB的扩展版本,还可参考其特征提取和预训练模型的相关内容。
- Torch
- Theano :基于Python,提供Keras和Lasagne等高阶包作为接口。
- TensorFlow
- MatConvNet :MATLAB中卷积神经网络的开源实现。
1.3.2 数据集
- MNIST :图像经过居中与归一化处理,即使使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也能准确分类图像,因此卷积神经网络并非必需。
- ImageNet :图像视角多样,需要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处理。但其1000个类别的设置和大规模数据,使得在计算效率方面进行测试颇具难度。
- CIFAR - 10 :包含60,000个实例,分为10个类别,每个图像大小为32 × 32 × 3。它是微小图像数据集的一个小子集,常用于小规模测试,之后再使用ImageNet进行大规模训练。
- CIFAR - 100 :与CIFAR - 10类似,但有100个类别,每个类别包含600个实例,100个类别又分为10个超类。
1.4 练习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练习题:
1. 对值为2, 1, 3, 4, 7的一维时间序列,使用1, 0, 1的一维滤波器和零填充进行卷积操作。
2. 对于长度为L的一维时间序列和大小为F的滤波器,计算输出的长度,并确定为保持输出大小恒定所需的填充量。
3. 考虑大小为13×13×64的激活体积和大小为3×3×64的滤波器,讨论是否可以使用步长为2、3、4和5进行卷积操作,并说明理由。
4. 计算从输入图像体积224 × 224 × 3开始,每个空间卷积层的大小。
5. 计算某列中每个空间层的参数数量。
6. 从所选的神经网络库中下载AlexNet架构的实现,在ImageNet数据的不同大小子集上训练网络,并绘制前5错误率与数据大小的关系图。
7. 使用步长为1且无填充的方式,计算输入体积与水平边缘检测滤波器的卷积。
8. 对输入体积进行4 × 4的池化操作,步长为1。
9. 讨论在图像字幕应用中可以使用的各种预训练类型。
10. 展示如何将卷积神经网络与协同过滤思想相结合,创建一个混合的协同和以内容为中心的推荐系统。
2. 深度强化学习概述
2.1 强化学习的概念
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由经验驱动的连续过程,通过决策以及从环境中获得的奖励或惩罚来指导未来的决策。这种基于奖励的试错学习方式在机器学习中被称为强化学习。强化学习的目标是在与复杂环境的交互中最大化预期奖励,它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强化学习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 视频游戏 :深度学习者仅使用视频控制台的原始像素作为反馈,就能学会玩视频游戏,如Atari 2600平台上的游戏,其性能已超越人类。
- 围棋 :DeepMind训练的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了所有顶级棋手,并为人类的下棋风格带来了创新。
- 自动驾驶汽车 :深度强化学习利用汽车周围各种传感器的反馈进行决策,使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错误率低于人类。
- 自学习机器人 :通过奖励引导的试错过程,机器人学会了滚动、爬行和行走。
2.2 强化学习的适用场景
强化学习适用于易于评估但难以精确指定的任务。例如,在复杂游戏中评估玩家的表现相对容易,但要在每种情况下指定精确的行动却很困难。强化学习通过定义奖励,让算法学习最大化奖励的行为,从而简化了学习复杂行为的过程。
2.3 无状态算法:多臂老虎机问题
2.3.1 问题描述
多臂老虎机问题是强化学习中最简单的例子,赌徒需要在多个老虎机中选择一个以最大化收益。由于老虎机的预期回报未知,赌徒需要在探索不同老虎机和利用已学知识之间进行权衡。
2.3.2 常见策略
- 朴素算法 :在探索阶段,赌徒对每台机器进行固定次数的试验,然后在利用阶段永远使用回报最高的机器。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如难以确定试验次数,可能浪费大量精力在次优策略上,且一旦选择错误的策略,将永远使用错误的机器。
- ϵ - 贪心算法 :该算法旨在尽快采用最佳策略,同时避免浪费大量试验。在一定比例(ϵ)的试验中随机选择老虎机进行探索,其余(1 - ϵ)的试验则使用目前平均回报最高的机器。此方法能避免永远陷入错误策略,且由于利用阶段开始较早,通常能在大部分时间使用最佳策略。ϵ的值是算法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常见的做法是采用退火策略,即初始使用较大的ϵ值,然后随时间逐渐减小。
- 上界方法 :ϵ - 贪心策略在学习新老虎机回报方面效率较低。上界策略则对未充分试验的老虎机持更乐观的态度,使用具有最佳统计上界回报的老虎机。
以下是多臂老虎机不同策略的对比表格:
| 策略 | 优点 | 缺点 |
| ---- | ---- | ---- |
| 朴素算法 | 简单直观 | 难以确定试验次数,可能陷入错误策略 |
| ϵ - 贪心算法 | 避免陷入错误策略,利用阶段开始早 | 难以确定最佳ϵ值,小ϵ值时确定正确机器时间长 |
| 上界方法 | 对未充分试验机器更乐观 | - |
2.4 多臂老虎机策略流程图
graph LR
A[开始] --> B{选择策略}
B --> C[朴素算法]
B --> D[ϵ - 贪心算法]
B --> E[上界方法]
C --> F[探索阶段:固定次数试验每台机器]
F --> G[利用阶段:使用回报最高机器]
D --> H{随机试验(概率ϵ)}
H -- 是 --> I[随机选机器探索]
H -- 否 --> J[使用平均回报最高机器]
E --> K[使用统计上界回报最佳机器]
3. 深度强化学习中的状态与算法
3.1 状态的引入
在多臂老虎机问题中,每个选择老虎机的决策都是独立的,不存在状态的概念。但在如视频游戏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场景中,系统的状态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视频游戏里,移动光标在某个特定方向的奖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戏当前的状态。引入状态后,强化学习需要考虑状态对决策和奖励的影响,这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但也更接近现实世界的情况。
3.2 Q - 学习方法
Q - 学习是强化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学习一个动作价值函数Q(s, a),该函数表示在状态s下采取动作a所能获得的最大预期累积奖励。通过不断地与环境交互,更新Q值,使得智能体能够逐渐找到最优的动作策略。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 :初始化Q表,一般将所有Q值初始化为0。
2. 选择动作 :在每个状态s下,根据一定的策略(如ϵ - 贪心策略)选择一个动作a。
3. 执行动作并观察反馈 :执行动作a,观察环境反馈的新状态s’和奖励r。
4. 更新Q值 :使用Q学习的更新公式$Q(s, a) = Q(s, a) + \alpha [r + \gamma \max_{a’} Q(s’, a’) - Q(s, a)]$,其中$\alpha$是学习率,控制更新的步长,$\gamma$是折扣因子,用于权衡即时奖励和未来奖励。
5. 重复步骤2 - 4 :直到达到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步数或收敛)。
3.3 策略梯度方法
策略梯度方法直接对策略进行优化,而不是像Q - 学习那样学习动作价值函数。策略通常用一个参数化的函数$\pi_{\theta}(s, a)$表示,其中$\theta$是策略的参数。策略梯度方法的目标是最大化长期累积奖励的期望,通过计算策略梯度$\nabla_{\theta} J(\theta)$,并使用梯度上升的方法更新策略参数$\theta$。常见的策略梯度算法有REINFORCE算法和Actor - Critic算法。
3.3.1 REINFORCE算法
- 采样轨迹 :从当前策略$\pi_{\theta}$中采样一条轨迹$\tau = (s_0, a_0, r_0, s_1, a_1, r_1, \cdots)$。
- 计算回报 :计算轨迹的回报$R(\tau) = \sum_{t = 0}^{T} \gamma^t r_t$,其中$T$是轨迹的长度。
- 计算梯度 :计算策略梯度$\nabla_{\theta} J(\theta) \approx \sum_{t = 0}^{T} \nabla_{\theta} \log \pi_{\theta}(s_t, a_t) R(\tau)$。
- 更新参数 :使用梯度上升更新策略参数$\theta = \theta + \alpha \nabla_{\theta} J(\theta)$。
- 重复步骤1 - 4 :直到收敛。
3.3.2 Actor - Critic算法
Actor - Critic算法结合了策略梯度和价值函数估计。Actor负责生成动作,Critic负责评估动作的价值。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 :初始化Actor的策略$\pi_{\theta}$和Critic的价值函数$V_{\phi}(s)$。
2. 选择动作 :在状态s下,根据Actor的策略$\pi_{\theta}$选择动作a。
3. 执行动作并观察反馈 :执行动作a,观察环境反馈的新状态s’和奖励r。
4. 更新Critic :使用TD误差$\delta = r + \gamma V_{\phi}(s’) - V_{\phi}(s)$更新Critic的参数$\phi$。
5. 更新Actor :计算策略梯度$\nabla_{\theta} J(\theta) \approx \nabla_{\theta} \log \pi_{\theta}(s, a) \delta$,并更新Actor的参数$\theta$。
6. 重复步骤2 - 5 :直到收敛。
3.4 蒙特卡罗树搜索策略
蒙特卡罗树搜索(MCTS)是一种在决策过程中进行搜索的策略,常用于游戏领域,如AlphaGo。MCTS通过构建搜索树来探索可能的动作序列,并根据模拟的结果来选择最优动作。其主要步骤包括:
1. 选择 :从根节点开始,根据一定的选择策略(如UCB1算法)选择一个未完全扩展的节点。
2. 扩展 :如果选择的节点未完全扩展,则扩展该节点,生成一个或多个子节点。
3. 模拟 :从扩展的节点开始,进行一次模拟游戏,直到达到终止状态,得到一个模拟结果。
4. 反向传播 :将模拟结果反向传播到搜索树的根节点,更新节点的统计信息(如访问次数和平均奖励)。
5. 重复步骤1 - 4 :直到达到时间或计算资源的限制,然后选择根节点的最优子节点作为动作。
3.5 算法对比表格
| 算法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
| Q - 学习 | 简单易实现,不需要模型信息 | 收敛速度慢,不适用于高维状态空间 | 状态空间较小的离散问题 |
| 策略梯度方法 | 适用于连续动作空间,能直接优化策略 | 方差较大,训练不稳定 | 连续动作空间和复杂策略问题 |
| 蒙特卡罗树搜索 | 能有效处理复杂的搜索空间,在游戏中表现出色 | 计算资源需求大,搜索速度慢 | 具有明确搜索空间的游戏问题 |
3.6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流程总结图
graph LR
A[开始] --> B{选择算法}
B --> C[Q - 学习]
B --> D[策略梯度方法]
B --> E[蒙特卡罗树搜索]
C --> F[初始化Q表]
F --> G[选择动作]
G --> H[执行动作并观察反馈]
H --> I[更新Q值]
I --> J{是否终止}
J -- 否 --> G
D --> K[初始化策略参数]
K --> L[采样轨迹]
L --> M[计算回报和梯度]
M --> N[更新参数]
N --> O{是否收敛}
O -- 否 --> L
E --> P[构建搜索树]
P --> Q[选择节点]
Q --> R[扩展节点]
R --> S[模拟游戏]
S --> T[反向传播结果]
T --> U{是否达到限制}
U -- 否 --> Q
U -- 是 --> V[选择最优动作]
4. 深度强化学习的案例研究
4.1 视频游戏领域
在视频游戏中,深度强化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Atari 2600平台为例,深度学习者仅使用游戏的原始像素作为输入,通过强化学习算法学习如何玩游戏。在训练初期,算法会犯很多错误,但随着不断地试错和学习,它能够逐渐掌握游戏的策略,最终在很多游戏上超越人类的表现。这一成果表明,深度强化学习能够处理复杂的视觉输入,并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学习有效的决策策略。
4.2 围棋领域
AlphaGo是深度强化学习在围棋领域的经典案例。它通过结合蒙特卡罗树搜索和深度神经网络,学习人类和计算机自我对弈的经验。AlphaGo不仅击败了所有顶级围棋棋手,还为人类的围棋玩法带来了创新。它的成功证明了深度强化学习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和具有巨大搜索空间的游戏中的强大能力。
4.3 自动驾驶汽车领域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深度强化学习利用汽车周围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等)的反馈信息进行决策。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断地与环境交互,根据当前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动作(如加速、减速、转向等),并获得相应的奖励(如安全行驶、遵守交通规则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优化,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各种复杂的路况下安全、高效地行驶,并且其错误率低于人类驾驶员。
4.4 自学习机器人领域
对于自学习机器人,如让机器人学会行走,在不向机器人展示行走样子的情况下,通过奖励引导的试错过程,让机器人尝试使用自己的肢体和电机从点A移动到点B。机器人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学会了滚动、爬行,最终实现了行走。这体现了深度强化学习在机器人控制和运动规划方面的应用潜力。
5. 深度强化学习的安全问题
深度强化学习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安全问题。由于强化学习算法的目标是最大化奖励,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行为,导致不安全的结果。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算法可能为了追求更高的速度而违反交通规则;在机器人控制中,机器人可能会做出危险的动作。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安全约束 :在算法设计中引入安全约束,限制智能体的行为范围,确保其不会做出危险的决策。
2. 监督学习辅助 :结合监督学习,让智能体学习人类的安全行为模式,并在强化学习过程中进行参考。
3. 安全评估 :在训练和部署过程中,对智能体的行为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问题。
6. 总结
深度强化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方法,结合了深度学习的表示能力和强化学习的决策能力,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卷积神经网络在视频分类中的应用,到深度强化学习在视频游戏、围棋、自动驾驶汽车和自学习机器人等领域的突破,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然而,深度强化学习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计算资源需求大、训练不稳定、安全问题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深度强化学习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超级会员免费看
108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