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功能组合的奥秘与架构创新
1. 硬件与算法推动深度学习发展
在深度学习领域,算法的进步固然为其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现代硬件的强大性能才是许多成果的关键驱动力。现代硬件不仅能让相同的算法发挥出更大的效能,还为算法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因为在探索算法的有效性时,我们需要反复测试那些计算密集型的算法,而快速的硬件能够显著缩短测试周期。
以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为例,自1997年首次提出以来,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然而,直到近年来,随着现代机器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算法的微调,该模型的潜力才得以充分发掘。
大多数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个显著的特性:大部分的计算量集中在训练阶段,而预测阶段的计算效率通常较高,这是因为预测阶段所需的操作数量较少(具体取决于网络的层数)。这一特性至关重要,因为在实际应用中,预测阶段往往对时间更为敏感。例如,使用预训练好的模型对图像进行实时分类时,虽然模型的训练可能需要花费数周时间处理数百万张图像,但实时分类的速度却能满足实际需求。此外,为了将训练好的网络部署到移动设备或存储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人们还设计了一些方法来压缩网络。
2. 函数组合的力量
从本质上讲,神经网络是一个计算图,它通过组合简单的函数来构建更复杂的函数。深度学习的强大之处很大程度上源于多个非线性函数的重复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具有强大的表达能力。虽然有研究表明,大量挤压函数的单次组合可以近似任何函数,但这种方法需要网络具备大量的单元(即参数),这会增加网络的容量,从而导致过拟合问题,除非数据集足够大。
深度学习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某些类型函数的重复组合可以增强网络的表示能力,从而减少学习所需的参数空间。但并非所有的基础函数都能同样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88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