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点LLL算法:理论与实践
1. 背景定义与基础概念
1.1 浮点运算
浮点运算是计算机模拟实数的常用方法。常见的浮点类型是二进制双精度浮点数(简称双精度),其在IEEE - 754标准中有正式定义。
- 双精度浮点数的组成 :一个双精度浮点数由53位尾数 $m$、1位符号位 $s$ 和11位指数 $e$ 组成。其中,尾数 $m$ 可解释为集合 ${1, 1 + 2^{-52}, 1 + 2\times2^{-52}, \cdots, 2 - 2^{-52}}$ 中的一个数,指数 $e$ 解释为区间 $[-1022, 1023]$ 内的整数,所表示的实数为 $(-1)^s\times m\times 2^e$。
- 舍入规则 :对于实数 $x$,$\Pi(x)$ 定义为最接近 $x$ 的双精度浮点数,若有两个可能值,则选择尾数为偶数的那个。这里仅使用四舍五入到最接近值的模式。
- 运算规则 :若 $op \in {+, -, \times, \div}$,对于双精度数 $a$ 和 $b$,$(a\ op\ b)$ 的结果是对实数 $(a\ op\ b)$ 进行舍入后的双精度数,即 $\Pi(a\ op\ b)$;$\sqrt{a}$ 的结果是 $\Pi(\sqrt{a})$。
双精度浮点数具有广泛可用、规范化、效率高(通常在处理器级别实现)等优点,但也存在指数范围有限(仅11位)和精度有限(仅53位)的局限性。为解决指数限制问题,可将一个整数(通常32位整数即可)与每个双精度数组合,以扩展指数。例如,数对 $(x, e)$($x$ 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