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式的图抽象技术解析
1. 同构与验证基础
同构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结果,因为它意味着 μ - 演算公式(以及 CTL*、CTL 和 LTL 公式)的满足性在两个系统之间得以保留。这进而表明,我们可以舍弃简单图转换系统(sgts),并在模式图层面进行验证(模型检查)。不过,模式图转换系统(pgts)可能仍然是无限的,这实际上阻碍了其构建。
2. 模式形状
2.1 模式形状的定义
模式图被抽象为模式形状。在结构抽象中,等效的结构(模式)会被合并为一个抽象代表,同时保留被合并的具体元素数量的近似计数。我们用 ω 表示自然数集的上界,记 $N_ω = N ∪ {ω}$。多重性是集合 $M = {⟨i, j⟩ ∈ (N × N_ω) | i ≤ j}$ 中的元素,用于表示从 $N_ω$ 中选取的连续值区间。给定 $⟨i, j⟩ ∈ M$,若 $i = j$,则记为 $i$;若 $j = ω$,则用 $i+$ 作为简写。多重性 1 被称为具体多重性。由于 $i$ 和 $j$ 取自无限集,集合 $M$ 是无限的。为确保有限性,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精度界限,以限制 $i$ 和 $j$ 的可能值。
2.2 有界多重性
有界多重性是集合 $M_b ⊂ M$ 中的元素,对于给定的界限 $b ∈ N$,定义为 $M_b = {⟨i, j⟩ ∈ M | i ≤ b + 1, j ∈ {0, …, b, ω}}$。
2.3 多重性的运算和关系
- 包含关系 ⊑ :定义为 $⟨i, j⟩ ⊑ ⟨i’, j’⟩$ 当且仅当 $i ≥ i’$ 且 $j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