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滑翔机器人的3D运动建模与多模式深度控制
1. 3D运动建模
1.1 俯仰角与攻角关系
控制胸鳍和扁平尾鳍对调整滑翔姿态有明显效果。通过调整胸鳍角度(pec)和尾鳍角度(fluke),可以成功实现预期的俯仰角θ。若同时调整尾鳍角度,效果会更明显,从相关曲线中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1.2 稳态螺旋运动分析
1.2.1 仿真结果
-
参数设置 :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完整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动力学模型的一些物理参数如下表所示:
| Symbol | Value | Symbol | Value |
| ---- | ---- | ---- | ---- |
| mb | 5.28 kg | bPw | [−0.2257 m, 0, −0.0123 m]T |
| mw | 0.5 kg | bPt | [−0.4488 m, 0, −0.0123 m]T |
| mt | 0.077 kg | bPl | [0.1063 m, −0.0615 m, 0.0318 m]T |
| ml | 0.074 kg | bPr | [0.1063 m, 0.0615 m, 0.0318 m]T |
| mr | 0.074 kg | Pb | [0.001 m, 0, 0.052 m]T |
| mm | 0.42 kg | Pw | [−0.109 m, 0, 0]T |
| ms | 0.035 kg | Pt | [−0.041 m, 0, 0]T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