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水下滑翔机器人的滑翔优化策略与控制设计
1 胸鳍滑翔优化能力分析
1.1 胸鳍设计
考虑到水下滑翔机器人的尺寸,设计了六种不同弦长和翼展的典型胸鳍,分别用 P1 到 P6 表示,采用 NACA 0012 - 64 翼型,其形状和表面在 SolidWorks 中用相似参数生成。这些胸鳍涵盖了相同弦长、相同翼展、相同展弦比和相似截面积的情况,具体尺寸如下表所示:
| 编号 | 弦长 | 翼展 | 展弦比 | 截面积 |
| ---- | ---- | ---- | ---- | ---- |
| P1 | 50 mm | 50 mm | 1 | 1667 mm² |
| P2 | 50 mm | 75 mm | 1.5 | 2500 mm² |
| P3 | 75 mm | 75 mm | 1 | 3750 mm² |
| P4 | 100 mm | 75 mm | 0.75 | 5000 mm² |
| P5 | 50 mm | 100 mm | 2 | 3333 mm² |
| P6 | 75 mm | 100 mm | 1.33 | 5000 mm² |
1.2 胸鳍水动力分析
胸鳍对机器人本体施加的力主要源于其水动力。为探索优化能力,首先分析其水动力。一般情况下,水动力用攻角的一阶或二阶项表示,但仅适用于攻角在小范围内变化的情况。在瞬态滑翔过程中,胸鳍攻角可能在 - 90°到 90°之间变化,因此在滑翔运动优化中应考虑完整的水动力模型。
基于 CFD 模拟估算水动力(包括阻力和升力)。采用准稳态升阻模型方法,使用 SolidWorks 中的 Fl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