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电图信号内部深度融合的多融合物联网认证系统
1. 引言
生物识别技术是对个体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的技术,主要用于身份识别、访问控制以及监控个体。生物识别认证的基本前提是每个人都能通过其特征被准确识别。生物识别标识符主要分为基于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两大类。
生理特征标识符与被认证用户的身体构成相关,包括面部识别、指纹、手指几何形状、虹膜识别、静脉识别、视网膜扫描、语音识别和 DNA 匹配等。行为特征标识符则包括个体独特的行为方式,如心电图(ECG)、脑电图(EEG)、书写模式识别、步态等,部分行为特征标识符可用于持续认证,而非一次性认证检查。
生物识别特征具有以下特性:
- 独特性 :即使是双胞胎,每个人的生物特征也应不同。
- 普遍性 :必须是普遍存在的特征,不存在于特定人群类别中。
- 永久性 :不受年龄影响,保持永久不变。
- 可测量性 :可以用简单的技术工具进行测量。
- 易用性 :测量过程应简单舒适。
生物识别验证在企业和公共安全系统、消费电子产品以及销售点应用中越来越普遍。除了安全性,生物识别验证的驱动力还在于无需携带密码或记忆安全代码,且一些生物识别方法,如测量步态,可在不与被监控人员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运行。生物识别设备的组成部分包括:
- 用于记录生物特征的读取器或扫描设备。
- 将扫描的生物特征数据转换为统一数字格式,并将观察数据与存储数据进行匹配比较的程序。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