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修改与不可逆信息破坏:概念与实例分析
1. 局部信息破坏的基本概念
在格系统中,局部信息破坏(近似)$d(i, n + 1, m)$指的是系统$X_i$前一状态$x_{i,n}$中的信息,不再包含于系统$X_i$下一状态的子集$x_{i,n + 1,m}$中。这里的子集是指$X_i$的$m$个单元格内的代理。
在某些假设下,$x_{i,n}$在给定$x_{i,n + 1}$时与未来状态条件独立,因此在$d(i, n + 1)$中不需要包含$x_{i,n + 1}$未来的$k$步。但当这些假设不成立时,理论上应将这$k$步包含在相应公式中。对于近似公式$d(i, n + 1, m)$,对$x_{i,n + 1,m}$的限制可能会使$x_{i,n}$在给定$x_{i,n + 1,m}$时与未来状态条件相关,但考虑到引入该近似是为了应对有限的可用近似,再包含这$k$步并无太大意义。
2. 细胞自动机中的不可逆信息破坏
将局部信息破坏$d(i, n, m = 8)$应用于与信息存储、传输和修改分析相同的样本初等细胞自动机(ECA)运行中。以规则54和规则18为例展示结果,并与这些图中的可分离信息轮廓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如预期的那样,主要的信息破坏事件与粒子碰撞有关,但并非所有粒子碰撞都涉及显著的信息破坏,而且显著的信息破坏也可能与粒子碰撞以外的事件相关。信息修改和不可逆信息破坏的概念是不同但互补的。
2.1 与许多粒子碰撞相关的大量信息破坏
主要的信息破坏事件与粒子碰撞相关,这在规则54的周期性滑翔器(规则110和$\varphi_{par}$也有类似情况,未展示)和规则18的畴壁中都有体现,这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