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50、集合、基数与关系逻辑的复杂性与可判定性
本文系统探讨了集合、基数与关系逻辑的复杂性与可判定性,重点分析了QFBAPA-Rel及其扩展形式的计算复杂度,证明其为NEXPTIME完全,并介绍了NP完全的二分类片段QFBAPA-R2及其稀疏模型构造。同时讨论了多重集函数图像逻辑的决策过程,总结了不同逻辑在运算符、可判定性和复杂度方面的差异,提供了逻辑选择的实际考量与未来研究方向,为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10-24 05:52:24 · 19 阅读 · 0 评论 -
49、集合、基数与关系:逻辑扩展与决策过程
本文探讨了在软件验证中扩展集合逻辑以支持函数和关系的图像与逆图像计算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包含集合、n元关系、一元函数和基数约束的新逻辑QFBAPA-Rel,并分析了其可满足性问题的复杂度。通过归约到QFBAPA的方法实现了该逻辑的决策过程,适用于动态数据结构、并发程序及面向对象系统的建模与验证。文章还讨论了多种扩展的复杂度边界与不可判定性风险,并给出了实际应用场景与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23 09:01:27 · 23 阅读 · 0 评论 -
48、最佳概率变换器:并发程序的抽象细化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抽象、并行抽象游戏与细化技术的并发概率程序可达性概率分析方法。通过构建MDP语义模型和分区抽象,结合上下界变换器与游戏机制,实现了对最小和最大可达概率的精确界限计算。该方法在PASS工具中实现,实验表明其在精度与效率上均优于传统方法,尤其适用于网络协议与概率C程序的验证,支持自动细化以满足用户指定精度要求。原创 2025-10-22 09:05:23 · 18 阅读 · 0 评论 -
47、最佳概率变换器:抽象解释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本文介绍了抽象解释理论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概率可达性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引入格、伽罗瓦连接和最佳变换器等基础概念,构建了上下界抽象框架,并结合随机博弈模型实现了基于博弈的抽象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计算MDP中最小与最大概率可达性的上下界,平衡了计算复杂度与结果精度,适用于大规模状态空间的系统分析。文中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计算流程,并比较了不同抽象方法的优劣,为后续在机器人控制、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路径。原创 2025-10-21 15:55:18 · 21 阅读 · 0 评论 -
46、并发系统验证技术:RGSep动作推理与最佳概率变换器
本文介绍了并发系统验证中的两项关键技术:RGSep动作推理与最佳概率变换器。RGSep动作推理通过迭代计算动作集合和不变式,并引入无损合并操作,有效提升并发堆操作程序的安全属性验证效率;最佳概率变换器则基于抽象解释框架,结合Galois连接与抽象精化技术,实现对并发概率系统可达概率上下界的精确计算。文章还比较了两种技术的应用场景与优势,并探讨了其结合使用的可能性,为复杂并发系统的验证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10-20 15:12:02 · 39 阅读 · 0 评论 -
45、RGSep动作推理:用于细粒度并发堆操作程序的自动验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GSep的自动验证方法,用于细粒度并发堆操作程序的验证。通过扩展依赖保证推理与分离逻辑,结合Infer-Actions算法,实现了对同时涉及手动内存管理和并发的C语言程序的全自动验证。该方法能够自动推断线程间的依赖与保证关系,以动作形式表示共享状态更新,并在符号执行过程中证明内存安全性、发现数据结构不变式并验证用户断言。尽管存在辅助变量缺失、原子块处理不完备等局限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共享栈、并发链表等实际场景中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展现出在并发程序验证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19 12:34:48 · 20 阅读 · 0 评论 -
44、体贴推理与组合设计模式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体贴推理与组合设计模式的程序验证方法,重点探讨了结构不变式与不可靠声明的语法规则及其在代码验证中的应用。通过改进的关注描述和脆弱不变式的计算,该方法能够在不增加额外证明负担的情况下,精确预测字段更新对不变式的影响,并利用不可靠块机制临时破坏和恢复不变式。文章以组合模式为例,展示了该方法在Java-like代码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映射到Boogie2并调用Z3进行自动验证,结果在约六秒内成功完成。同时,提出了一套自动化支持方案,包括关注描述推导、不可靠块插入和证明义务生成,显著降低了用户的手原创 2025-10-18 09:37:29 · 19 阅读 · 0 评论 -
43、模型检查内联引用监视器与体贴推理在复合设计模式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模型检查内联引用监视器与体贴推理在复合设计模式中的应用。前者通过引入安全状态变量高效执行安全策略,防止恶意URL重定向;后者基于对象不变式和broken规范构造,结合关注点描述,有效解决面向对象程序中复合结构的验证难题。两种技术分别从安全执行和程序正确性角度提升了软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并为未来自动化验证提供了可扩展的方向。原创 2025-10-17 09:56:07 · 17 阅读 · 0 评论 -
42、内联引用监视器的模型检查
本文介绍了内联引用监视器(IRM)的模型检查方法,通过构建具体机器与抽象机器的语义模型,结合残差并集和有限事件跟踪来实现对程序安全策略的静态验证。核心内容包括抽象安全状态的表示、小步操作语义定义、抽象解释过程及其正确性与收敛性证明,并以URL反重定向策略为例展示了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流程。文章还探讨了常见问题、多场景适用性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程序安全性验证框架。原创 2025-10-16 09:56:42 · 23 阅读 · 0 评论 -
41、正则线性时态逻辑与过去操作符及内联引用监视器模型检查技术
本文探讨了正则线性时态逻辑(RLTL)与内联引用监视器(IRM)模型检查技术的理论与应用。RLTL通过引入过去操作符,在保持PSPACE复杂度的同时增强了逻辑表达能力,支持高效自动机转换,适用于复杂系统规范的验证。IRM技术通过在二进制代码中插入监控代码来执行安全策略,并结合模型检查与抽象解释实现形式化认证。文章介绍了一个针对ActionScript字节码的IRM原型框架,展示了其在URL反重定向策略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回顾了相关工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工具开发、PSL算子映射及符号模原创 2025-10-15 15:48:48 · 21 阅读 · 0 评论 -
40、正则线性时态逻辑(RLTL)及其相关转换研究
本文深入探讨了正则线性时态逻辑(RLTL)的语法与语义,介绍了从带过去的线性时态逻辑(LTL)到RLTL的线性转换方法,并进一步阐述了RLTL表达式向2路交替奇偶自动机(2APW)的转换过程。通过这些转换,实现了时态逻辑到自动机的可计算处理,为模型检查、系统验证等任务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还分析了各转换步骤的复杂度,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展示了RLTL在系统验证、规划调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原创 2025-10-14 12:38:04 · 20 阅读 · 0 评论 -
39、数组排列分析与带过去算子的正则线性时态逻辑
本文探讨了数组排列分析中多重集方程格的应用,特别是在Deutsch-Schorr-Waite遍历算法中的不变式推导,并深入研究了带过去算子的正则线性时态逻辑(RLTL),展示了其在扩展LTL表达能力方面的优势。通过构建带过去算子的正则表达式并引入2-路交替奇偶自动机,RLTL实现了对所有ω-正则属性的精确描述与高效验证。文章最后展望了在复杂数据结构分析和反应式系统验证中的潜在应用与优化方向。原创 2025-10-13 15:21:47 · 20 阅读 · 0 评论 -
38、数组排列分析:基于流和线性代数的解决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数组排列分析的综合方法,结合基于流和线性代数的技术,以精确建模数组内容的变化。基于流的方法将多重集方程的统一问题转化为最大流问题,具有较低的理论复杂度;而基于线性代数的方法利用Karr的仿射格计算最小上界,提供更精确的结果。文章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劣,并展示了其在插入排序、别名分析和数组分区等场景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能有效检测程序错误、验证排列性质,并可与其他分析技术结合发现深层属性。最后讨论了实际应用、拓展方向及未来优化的可能性。原创 2025-10-12 11:51:21 · 24 阅读 · 0 评论 -
37、数组排列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集的抽象解释方法,用于分析程序中数组内容排列相关的非位置属性。通过结合索引分析与内容分析,定义了多重集的运算规则,并利用两种不同的抽象格方法(尤其是将变量相等视为单元素多重集并采用Karr经典格)来提高上界计算的精度。文章详细描述了分析流程、赋值处理规则及分支合并策略,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效率与不变式发现能力上的有效性,为程序正确性验证提供了有力支持。原创 2025-10-11 13:05:16 · 15 阅读 · 0 评论 -
36、高阶程序环境等价性分析:从控制流到形状分析
本文探讨了在高阶程序中进行环境等价性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提出了一种结合控制流分析与形状分析的扩展框架。通过引入阳极氧化机制和绑定不变式,该框架能够解决传统CFA无法处理的广义环境问题,即推理不同环境中变量绑定之间的等价关系。阳极氧化利用单例抽象来精确建模绑定的相等性,而绑定不变式作为关系抽象域,进一步支持跨环境的绑定等价判断。文章还展示了该框架在高阶重新物化等优化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与现有工作的联系及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0-10 11:49:54 · 20 阅读 · 0 评论 -
35、引用集关系与高阶函数形状分析
本文探讨了两种程序分析中的形状分析方法:基于引用集关系的形状分析和针对高阶函数的形状分析。前者通过分析基准测试程序中的引用关系,提取复杂数据结构的共享信息,支持对堆结构和指针密集型代码的精确建模;后者提出阳极化与绑定不变量技术,解决传统控制流分析在超级β内联、全局化和重计算等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将环境视为动态数据结构来实现对高阶函数的精准分析。文章对比了两种方法的适用场景与优劣,并展示了其在程序优化中的潜力。原创 2025-10-09 16:47:35 · 21 阅读 · 0 评论 -
34、基于引用集关系的形状分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引用集关系的形状分析方法,用于静态分析程序中的堆内存结构与对象引用关系。通过定义引用包含、引用等价和区域覆盖等关系,结合存储形状图(SSG)和带标签的存储形状图(LSSG)的抽象表示,引入多种工具谓词(如类型、线性性、连通性、干扰性及抽象边等价与节点覆盖),实现对堆状态的精确建模。文章详细阐述了变量空值、索引边界和字段加载等抽象操作,并通过过滤循环与更新循环的具体示例展示了该方法在控制流与数据流分析中的应用效果。该方法能够有效推断对象属性、消除冗余指针并提升循环分析精度,在程序验证、优化与原创 2025-10-08 15:51:40 · 18 阅读 · 0 评论 -
33、多线程程序验证与形状分析中的引用集关系
本文探讨了通过抽象线程进行多线程程序正确性验证的方法,并引入引用集关系以增强形状分析的精度。文章介绍了如何利用抽象线程建模和模块化推理来验证并发程序,同时提出扩展形状分析技术以精确捕捉堆中对象间的must-⊆和must-关系。通过实例展示了该方法在处理复杂数据结构和多线程环境中的有效性,并展望了未来在复杂程序结构支持、自动化工具开发及与其他技术融合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07 10:15:01 · 15 阅读 · 0 评论 -
32、抽象线程在多线程程序分析中的应用与验证
本文介绍了抽象线程在多线程程序分析与验证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线程抽象的概念、一致性检查器的构造方法以及代码插桩的实现技术。通过蓝牙和电池驱动的实际实验,验证了抽象线程方法在减少验证时间和资源消耗方面的显著优势,展示了其在提高多线程程序验证效率上的潜力。结合相关工作对比与操作流程总结,文章为多线程程序的高效分析提供了系统性的方法论和实践路径。原创 2025-10-06 12:35:16 · 12 阅读 · 0 评论 -
31、重叠结构的低级别代码分析与抽象线程验证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低级别系统代码中重叠数据结构的形状分析方法和一种用于大型多线程程序的抽象线程验证方法。通过改进TVLA框架实现对重叠结构的支持,并将多线程验证分解为局部顺序检查与抽象程序验证,显著降低了验证复杂度。该方法在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的电池与蓝牙模块中得到实际应用,结合Boogie和SPIN工具实现了高效、精确的验证,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扩展前景。原创 2025-10-05 14:45:30 · 20 阅读 · 0 评论 -
30、低级别C语言中重叠结构的形状分析
本文探讨了低级别C语言中重叠结构的形状分析,重点比较了粗粒度与细粒度语义模型在堆建模中的差异与联系。通过参数化谓词和更新公式,粗粒度模型在保持精度的同时提升了分析效率,并可通过映射与翻译实现与细粒度模型的等价模拟。文章还展示了该方法在hlist和清理队列等实际数据结构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在可达性推理和无数据竞争分析中的有效性。最后,对比了现有相关工作,指出当前在重叠记录处理方面的研究空白,强调了本方法在系统级代码静态分析中的独特价值。原创 2025-10-04 15:49:21 · 14 阅读 · 0 评论 -
29、具有重叠结构的低级 C 语言形状分析
本文针对低级C语言中重叠结构的形状分析难题,提出两种基于TVLA框架的内存模型:细粒度模型(每个组件一个节点)和粗粒度模型(每个最外层记录一个节点)。通过在设备驱动和内核代码中的典型示例(如hlist和list_head嵌入式结构)进行分析,展示了如何利用访问路径和仪器谓词实现对复杂指针操作的建模与验证。文章重点解决了并发场景下的竞态检测问题,证明了清理任务中元素私有化后的安全访问,并比较了两种模型的精度与效率关系,为系统级代码的静态分析提供了可行路径。原创 2025-10-03 11:35:47 · 16 阅读 · 0 评论 -
28、同余自动抽象:原理、方法与应用
本文系统介绍了同余自动抽象在程序分析中的原理、方法与应用。通过将程序的具体语义抽象为模同余关系,该方法能够在不同抽象层次上高效推导程序不变式。文章详细阐述了从基本语义定义到布尔函数上的符号关系建模,再到同余抽象过渡系统的构建与不变式计算的全过程,并结合添加见证变量和分解谓词等转换技术提升分析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处理位级操作,适用于软件验证与调试,未来可通过优化矩阵运算进一步提升性能。原创 2025-10-02 15:20:04 · 14 阅读 · 0 评论 -
27、同余自动抽象:原理与算法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验证位操作算法的同余自动抽象方法。通过引入新的同余闭包算法,结合关系语义与位级语义,能够精确推导程序变量之间的数值不变量。文章详细阐述了同余闭包的计算过程、流程图程序的形式化语义、位级关系建模以及抽象过渡系统的构建方法,并提出了通过程序转换推导变量范围信息的技术。该方法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提升了程序分析的精度,适用于复杂位操作程序的自动化验证,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与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01 09:02:12 · 16 阅读 · 0 评论 -
26、通过算法学习推导不变式
本文介绍了一种结合算法学习、决策程序与谓词抽象的循环不变式推导技术。该方法通过成员查询和等价查询解析,利用SMT求解器与随机策略,在无需固定点计算或模板假设的前提下高效生成循环不变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多个实际案例中表现良好,尤其在复杂程序如parser中仍能在合理时间内找到非平凡不变式。文章还探讨了通过静态分析优化近似、谓词发现和多教师集成等改进方向,展示了其可扩展性与灵活性。原创 2025-09-30 10:34:26 · 19 阅读 · 0 评论 -
25、利用算法学习、决策程序和谓词抽象推导不变式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算法学习、决策程序和谓词抽象的自动化技术,用于在命题公式中推导循环不变式。通过CDNF算法与SMT求解器的交互,利用谓词抽象连接抽象与具体域,能够在无需静态或动态分析的情况下为Linux设备驱动和SPEC2000基准程序生成不变式。该方法充分利用不变式的灵活性,采用随机策略处理信息不足的查询,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文章还讨论了技术优势、局限性及未来优化方向。原创 2025-09-29 13:38:17 · 16 阅读 · 0 评论 -
24、矩阵的不变量与类型推断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符号求和与约束求解的矩阵循环不变量与类型推断方法,通过标量和数组不变量的生成,结合一阶定理证明器与SMT求解器,实现了对多维数组程序的自动化分析。该方法在JAMA和JAMPACK线性代数库上成功验证了多种矩阵操作的属性,表现出高效性和有效性。未来工作将聚焦于集成谓词抽象与一阶推理技术,并扩展至更复杂的矩阵算术程序处理。原创 2025-09-28 14:03:34 · 20 阅读 · 0 评论 -
23、矩阵的不变量与类型推断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需用户指导、不依赖固定模板的矩阵不变量与类型推断方法。通过循环重写将嵌套循环转换为非嵌套循环,结合符号计算与计算机代数技术进行不变量推断,进而证明矩阵的类型(如下三角、对角、单位矩阵等)。该方法支持多维数组程序和任意次数的多项式不变量生成,并在LU分解、QR分解等实际案例中验证了有效性。文章还分析了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未来改进方向,展示了其在矩阵程序验证中的实用性和潜力。原创 2025-09-27 13:44:57 · 18 阅读 · 0 评论 -
22、异步系统中的有界可达性检查与矩阵不变量和类型推断
本文探讨了异步系统的有界可达性检查与矩阵不变量及类型推断两大技术领域。在异步系统方面,分析了Bounded Event Tracing、CheckFence和基于展开的符号技术等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了其在不同基准测试中的表现,指出了各自的优劣与瓶颈。在矩阵程序分析方面,介绍了一种结合循环合成、多项式不变量生成和量化推理的自动化方法,能够有效推断矩阵形状属性如三角阵、对角阵等,并在JAMA库上验证了其有效性。文章进一步总结了两类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展开优化、通信建模改进、复杂数组操作处原创 2025-09-26 10:38:39 · 21 阅读 · 0 评论 -
21、异步系统中有界可达性检查
本文介绍了异步系统中有界可达性检查的关键技术,基于有色上下文无权重Petri网构建系统模型,提出展开、一次性执行和令牌跟踪的形式化方法,并将可达性问题转化为逻辑公式的可满足性检查。通过SMT或SAT求解器实现高效验证,与传统BMC、并发BMC及CBMC等方法相比,该方法避免了帧条件和时间点冗余,在小规模独立性强的异步系统中表现出更优的表达能力和求解效率。文章还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操作流程与适用场景,为实际应用提供了选择建议。原创 2025-09-25 16:54:43 · 15 阅读 · 0 评论 -
20、插值强度与异步系统有界可达性检查技术
本文综述了插值算法与有界事件追踪技术在异步系统验证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从Maehara到McMillan等学者在插值算法方面的发展,强调插值强度对模型检查性能的影响;随后详细阐述了有界事件追踪这一以事件为中心的符号验证技术,利用Petri网和令牌追踪实现对异步离散事件系统的高效可达性分析,并通过形式化语义和流程图说明其工作原理。最后探讨了最优展开选择、插值元强度优化及技术集成等未来研究方向,为提升并发系统验证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原创 2025-09-24 11:53:45 · 18 阅读 · 0 评论 -
19、标签插值系统与证明变换在插值强度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标签插值系统与证明变换在插值强度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通过标签函数和证明结构的调整来控制插值项的强弱。文章详细阐述了标签插值系统的定义、局部性约束及插值生成规则,并分析了不同标签函数之间的强度关系。同时,引入证明变换机制,特别是顶点交换操作,以优化插值项的约束性。结合软件模型检查的应用场景,比较了不同插值系统的性能权衡,提出了实际操作步骤与未来研究方向,展示了该方法在逻辑推理与形式化验证中的重要价值。原创 2025-09-23 12:29:19 · 13 阅读 · 0 评论 -
18、插值强度:模型检查中的关键因素
本文研究了基于插值的模型检查中插值强度的关键作用,提出了一个包含现有插值系统的有序线性时间插值系统族,并定义了组合插值系统的运算符,形成完整的格结构。文章分析了不同插值系统的强度差异及其对模型检查性能的影响,揭示了Jhala和McMillan证明变换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导致无效反驳和冗余插值的问题。研究成果为灵活选择和构造不同强度的插值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模型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原创 2025-09-22 09:47:05 · 17 阅读 · 0 评论 -
17、探索区间线性等式抽象域:理论、实现与实验
本文介绍了区间线性等式抽象域(itvLinEqs),一种扩展仿射等式域以支持区间系数的数值抽象方法,能够表达仿射等式、线性条纹和非凸约束。文章详细阐述了其核心操作如弱连接、赋值传递函数、包含测试与拓宽机制,包括带阈值的拓宽优化,并讨论了与区间域的约简及浮点数实现的可靠性问题。通过原型FP-itvLinEqs在Apron库上的实验,验证了该域在精度和效率上优于仿射等式和多面体域,尤其在高维程序中表现突出。未来工作包括变量排序优化、稀疏表示改进和放宽行阶梯形式以提升表达能力。原创 2025-09-21 09:52:07 · 11 阅读 · 0 评论 -
16、探索区间线性等式的抽象域
本文介绍了itvLinEqs抽象域,一种基于行阶梯形区间线性等式的程序分析方法。该域通过规范化约束和行阶梯形表示,在避免数值不稳定性和指数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多项式时间的域操作。博文详细阐述了其表示机制、核心操作(如投影、约束添加与合并)及其复杂度,并探讨了在赋值传递函数、过程间分析和控制流合并中的应用。相比传统方法,itvLinEqs在精度与效率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为静态分析提供了轻量且可靠的工具。原创 2025-09-20 12:06:59 · 16 阅读 · 0 评论 -
15、实时软件验证的复杂度边界与区间线性等式抽象域
本文探讨了实时软件验证中的复杂度问题与区间线性等式抽象域的设计与应用。在实时系统验证方面,分析了定时自动机与下推自动机间模拟关系的复杂度下界与上界,引入区域和博弈图将无限分支问题转化为有限可达性博弈,并总结了各类模型检查问题的DEXPTIME至2-DEXPTIME等复杂度结果。针对程序分析中浮点数与不确定数据处理的挑战,提出了区间线性等式抽象域itvLinEqs,该域通过区间系数扩展仿射等式,支持高效且鲁棒的不变式推导,具备多项式时间复杂度优势。通过示例与实验展示了其在处理不精确运算和不确定性方面的有效性,原创 2025-09-19 16:14:11 · 18 阅读 · 0 评论 -
14、实时软件验证的复杂度界限
本文系统研究了实时软件验证中各类自动机问题的复杂度界限,涵盖布尔自动机和定时自动机的定义、编码方法及其核心验证问题的计算复杂性。通过分析自动机编码长度、布尔自动机的语义与归约技术,论证了其控制状态可达性为PSPACE-完全,双模拟与模拟问题为DEXPTIME-完全,高阶下推结构更达到2-DEXPTIME甚至(n+1)-DEXPTIME-完全。对于定时自动机,证明了其对应问题至少为PSPACE-困难和DEXPTIME-困难。文章进一步总结了复杂度对验证实践的影响,并提出了算法优化、并行计算与抽象简化等应对策略原创 2025-09-18 10:20:01 · 21 阅读 · 0 评论 -
13、实时软件验证的复杂度界限
本文研究了实时软件系统中带有数据存储(如下压栈)的定时自动机的验证复杂度。通过提出一种统一的证明方法,揭示了与非实时系统相比,实时系统的验证复杂度至少存在指数级增长。文章证明了多种自动机模型在控制状态可达性、双向模拟、模拟及μ-演算模型检查等验证问题上的精确复杂度界限,涵盖了PSPACE完全、DEXPTIME完全到2-DEXPTIME完全乃至(n+1)-DEXPTIME完全的结果。新方法无需构造复杂的归约,而是利用多对数时间归约提升已知下界,降低了证明难度并深化了对实时系统验证本质困难的理解。原创 2025-09-17 15:08:35 · 21 阅读 · 0 评论 -
12、一类非线性混合自动机的路径可达性验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凸规划的高效路径可达性分析技术,用于解决凸混合自动机的路径可达性验证问题。该技术通过将路径和可达性规范编码为凸约束,并利用CVX求解其可行性,能够有效处理高维度和长路径的复杂系统。文章介绍了单调不变凸混合自动机(MI-CHA)和线性流凸混合自动机(LF-CHA)两类子类的判定方法,并给出了扩展决策过程的流程图。通过3D穿梭模拟和车队案例研究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此外,探讨了该技术在一般非线性混合自动机近似、有界模型检查、CEGAR及IRA技术结合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9-16 16:27:15 · 21 阅读 · 0 评论 -
11、一类非线性混合自动机的路径可达性验证
本文研究一类非线性混合自动机——凸混合自动机的路径导向可达性验证问题。通过将路径行为与可达性规范编码为凸约束,提出基于凸规划的半决策过程,利用CVX等求解器判断路径可行性。针对一般凸混合自动机,该方法可在不可行时证明路径不满足规范;进一步地,对于流条件为线性的子类(线性流凸混合自动机),该方法可完全判定路径是否满足规范,从而提升验证精度。文章给出了形式化定义、定理推导、示例分析及扩展决策流程,并通过流程图展示了整体验证逻辑,为混合系统安全性分析提供了有效工具。原创 2025-09-15 15:08:22 · 17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