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器人系统比例调节模型研究
1. 引言
合作式多机器人系统是机器人学中极具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之一。许多研究者受生物系统启发,利用真实机器人系统分析其性能。群居动物常展现出超越个体能力简单总和的高级功能,尤其是蚂蚁、蜜蜂和白蚁等社会性昆虫,它们具有群体形成、年龄多态性、群体觅食等显著行为。这些群体行为的关键在于无需特殊个体控制,群体行为具有适应性、灵活性和对环境干扰的鲁棒性,群体中的同质个体通过直接视觉信息或化学物质(如信息素)相互作用实现集体行为。
我们关注的是劳动分工和种群比例调节。在社会性昆虫社会中,劳动分工至关重要,且为了高效工作,会观察到种群比例调节现象。在多机器人系统研究中,劳动分工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话题。当系统需要自主协作执行复杂任务时,考虑劳动分工和比例调节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同质多机器人系统中种群比例调节的可变概率模型,该模型将状态转移率与相应任务执行产生的外部材料相结合。
2. 劳动分工与比例调节模型
社会性昆虫中广泛存在劳动分工现象,许多研究者对此感兴趣并研究了多个数学模型。
- 响应阈值模型 :Bonabeau 等人基于响应阈值开发了一个简单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每个个体对每个任务都有一个响应阈值,当内部刺激超过任务阈值时,个体就会参与该任务。基于此模型的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同质机器人组能有效分为觅食机器人和非活动机器人。但如果阈值差异小,可能会出现“振荡”现象。
-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主要关注盘基网柄菌蛞蝓的细胞分化,所有细胞分为柄前细胞和孢子前细胞两种类型,分化具有灵活性且两者比例几乎恒定。在这个模型中,每个元素有两个内部变量
同质多机器人系统比例调节可变概率模型研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6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