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P验证点对点系统的安全属性
在结构化点对点(P2P)系统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虚假目的地攻击,旨在确保P2P系统满足根真实性(RA)属性。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通信顺序进程(CSP)对P2P架构进行形式化建模,并验证系统是否满足RA属性。
1. CSP形式模型
CSP有三种指称语义模型:轨迹(traces)、稳定失败(stable failures)和失败/发散(failures/divergences)。在本文中,我们仅使用轨迹模型,特别是轨迹上的精化关系。如果进程Q的轨迹集是进程P的轨迹集的子集,则称Q精化P,记为 (P \sqsubseteq_T Q)。
2. CSP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由多个代理组成,各代理的功能和交互如下:
- 随机数管理器(Nonce Manager) :为其他代理提供新鲜且唯一的随机数,用于加入、离开和验证过程,避免旧计数器值的重放。通过 send 通道将随机数传递给其他代理。
NManager(X) =
∀n∈X ∀j∈Agents send.NM.j.SqN.<n> → NManager(X - {n})
NonceManager = NManager(Nonces)
- 可信平台模块(TPM) :模拟系统中使用的可信硬件。每个TPM有一个用于P2P操作的计数器
cid,并通过唯一的ID标识。TPM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7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