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知识认知的多面探讨

认知理论与知识非中立性探讨

知识认知的多面探讨

1. 认知者与被认知者的关系

在知识理论领域,传统西方哲学认为哲学和科学的主题应是人类理性本身,这一观点在当代强调方法的思潮中得以体现。然而,Dooyeweerd 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强调进行思考、科学研究和理论构建的是人类个体。他认为认知者是被认知事物的一部分,而非以超脱观察者身份存在的自主自我。他不认同康德所认为的认知者与被认知者之间存在鸿沟,而是觉得这种鸿沟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正如 Geertsema 所说,知识和理解并非从主体开始,仿佛知识需要跨越两者间的原始鸿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周围世界是相互关联的,不存在需要跨越的原始差距,知识预设了我们已经处于一种关系之中。Dooyeweerd 的观点与 Polanyi 认为所有知识都是“寓居”的观点相似,但更为具体。

2. 作为法则 - 主体 - 对象关系的知识

从各个方面来理解,认知(体验、思考、反思)意味着在认知的各个方面作为主体发挥作用,而被认知则意味着在相同方面作为对象发挥作用。以下是不同认知方面的示例:
| 认知方面 | 作用 |
| — | — |
| 心理方面 | 实现认知记忆 |
| 分析方面 | 形成概念、保持批判性距离和产生怀疑 |
| 形成方面 | 培养技能 |
| 信念方面 | 提供确定性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不是我们所能认知事物的多样性,而是认知本身。由于认知意味着不可逆性,而这种不可逆性从物理方面才进入意义体系,所以前三个方面未被提及。有些认知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验。

在 Descartes 和 Kant 的观点中,认知者与被认知者之间存在距离,基于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