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算法:原理、应用与MATLAB实现
1. 进化算法概述
在实际应用中,若对进化算法进行精心设置,它有潜力得出全局最优解。由于进化算法的搜索过程具有内在随机性,与传统方法相比,其通常能探索更大的解空间,而传统方法的搜索范围相对有限。
进化算法涵盖了多种类型,部分算法受自然现象(如动物的社会行为)启发,还有些受人类行为或人类开发的过程启发。这些算法常被用于解决高度非线性的优化问题,涉及非凸、不连续或多模态的准则函数。
2. 遗传算法基础
2.1 遗传算法工作原理
遗传算法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修改一组解或个体(即种群)。每一步,算法会依据特定标准从当前种群中挑选个体作为父代,然后利用这些父代产生下一代个体(子代)。经过多代迭代,种群会朝着最优解或一组帕累托最优解(针对多目标问题)“进化”。
下面以最小化函数 ( f(x) = x^2 )(其中 ( 0 < x < 40 ))为例,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实现步骤:
1. 编码 :编码是在进化算法中表示个体的方法。通常,个体被编码为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如二进制数),这种字符串也被称为染色体。例如,我们可以用长度为 5 的二进制字符串对数字进行编码,如“10001”,将其解码为十进制数的计算方式为 ( 1 × 2^4 + 0 × 2^3 + 0 × 2^2 + 0 × 2^1 + 1 × 2^0 = 16 + 1 = 17 )。
2. 初始种群 :算法首先会生成一个随机的初始种群。用户需要确定一些重要的初始化参数,如每个种群中的个体数量和编码的位数,这些选择会影响遗传算法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9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