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枢轴快速排序与子集和问题的时空优化研究
在算法领域,排序和子集和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将深入探讨双枢轴快速排序算法的最优分区方法,以及子集和问题在最坏情况下的时空权衡改进算法。
双枢轴快速排序算法分析
双枢轴快速排序算法在排序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研究中涉及到两种策略:策略 O 和策略 L。定理表明,在所有可能输入的平均情况下,这两种策略的差异较小。
设 ACTO 和 ACTL 分别是使用策略 O 和策略 L 对 n 个元素进行分类的平均比较次数(ACT),则有 ACTL = ACTO + O(log n)。当在双枢轴快速排序算法中使用策略 L 时,平均比较次数 E(CL n ) = 1.8n ln n + O(n)。
证明该定理的关键在于:假设策略 O 按 an−1, …, a2 的顺序检查元素,而策略 L 按 a2, …, an−1 的顺序检查元素。如果两种策略将元素 ai 与不同的枢轴进行比较,那么根据 i 的奇偶性,在 {a2, …, ai−1} 或 {a2, …, ai} 中,小元素和大元素的数量恰好相等。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可知,ACTL - ACTO 为 O(log n),在双枢轴快速排序算法中,这一差值总计为 O(n)。因此,使用策略 L 的双枢轴快速排序算法的平均成本最多比使用(不切实际的)策略 O 的算法大 O(n)。
为了验证这些理论结果,研究人员使用 C++ 实现了相关算法。实验在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下进行,源代码使用 gcc 编译器并开启 -O2 优化标志。在实验中,还将随机采样纳入了分区步骤(策略 D),具体操作如下:
1. 首先比较前 n′ = max(n/100, 7) 个元素与 p 的大小。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8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