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活性的实验测定与稳定性研究
1. 零势能与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在分子的电子态中,C - H 和 C - D 键的零点能存在差异。零点能($E_0$)是指振动基态与势能阱最小值之间的能量差,它与振动频率($\nu$)成正比,而振动频率又与参与振动的原子质量成反比。其相关公式为:
$\frac{1}{m}=\frac{1}{m_1}+\frac{1}{m_2}$
通过红外或拉曼光谱可测量 C - H 键伸缩振动的频率,典型值约为 2900 $cm^{-1}$,当用氘核取代质子形成 C - D 键时,振动频率会移至约 2200 $cm^{-1}$。这对应着 C - H 和 C - D 键的零点能分别为 4.16 和 3.01 kcal/mol,即 C - D 键的零点能比 C - H 键低 1.15 kcal/mol。
若反应物基态的所有振动势能都转化为过渡态的能量,那么 C - D 键的整体活化能会比 C - H 键增加 1.15 kcal/mol。活化能的增加会导致反应速率降低,这就解释了在动力学实验中观察到的重同位素反应速率降低的现象。
氘同位素取代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常用$V_{max}^{H}/V_{max}^{D}$或$k_{cat}^{H}/k_{cat}^{D}$的比值来表示。基于 C - H 和 C - D 键零点能的差异,若所有振动势能都转化为过渡能,这两个基团转移的活化能差异为 1.15 kcal/mol,根据相关公式可预计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为:
$\frac{k_{C - H}^{cat}}{k_{C - D}^{cat}} = exp(-\frac{\Delta\Delta G^{\ddagger}}{RT}) = 7$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