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束特性表征:M² 模型及常见光束直径测量方法解析
在激光技术领域,准确测量和定义激光光束的直径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评估激光的性能,还能为激光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化使用提供关键依据。本文将深入探讨激光光束直径的测量方法,介绍扫描孔径轮廓仪的优势,并详细分析五种常见的光束直径定义方法及其特点。
扫描孔径轮廓仪的升级与优势
近年来,扫描孔径轮廓仪在机械方面得到了显著升级,具备了更高的精度,其空间分辨率可达 0.01 微米。同时,它与 PC 控制器相连接,除了能测量光束直径外,还具备了更多强大的功能:
- 丰富的测量参数 :可以提供完整的 12 位数字化轮廓、基于此计算得出的 D₄σ 直径(而非仅仅是剪辑宽度和模拟轨迹)、轮廓峰值位置、质心位置、光斑椭圆度(通过带有两个正交孔径的狭缝或刀口轮廓仪实现),甚至在经过校准后还能测量绝对功率。
- 高精度测量能力 :借助微米级孔径和亚微米采样技术,能够以 2%的精度测量 5 微米的光束直径。
- 宽波长覆盖范围 :不同类型的探测器(如硅、锗或热释电探测器)可覆盖从紫外线到远红外线的广泛波长范围。
- 适应脉冲激光测量 :对于重复频率低至 1kHz 的脉冲光束,用户可控制可变扫描速度(通过减慢鼓速以拦截足够的脉冲来构建轮廓)进行测量。
- 无需衰减测量 :与基于相机的系统通常需要 6 - 9 个数量级的衰减不同,扫描孔径轮廓仪可以在不进行衰减的情况下测量光束。例如,配备铜孔径的冷却轮廓仪能够直接测量功率水平达 3kW、聚焦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