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束特性表征:M²模型解析
1. 激光光束轮廓测量基础
在激光光束的研究中,准确测量光束的特性至关重要。首先,需要在光束中插入一个足够大的线性功率探测器,其具有均匀敏感的区域,以捕获光束的总功率。探测器的灵敏度要能测量到总功率的约1%,响应速度要能如实再现随时间变化的传输功率。
将掩模安装在平移台上,置于探测器前方,垂直于光束轴移动或扫描以记录光束轮廓。能完成这些功能的仪器称为光束轮廓仪。基于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的光束轮廓仪,通过软件控制对电子像素数据进行掩模操作。
光束的传播方向定义为z轴,扫描方向通常沿着光束光斑的主直径之一。对于椭圆形光斑,主直径是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对于厄米 - 高斯模式则是矩形轴)。主传播平面(x, z)和(y, z)是包含主光斑直径的平面。
2. 不同扫描方法的光束轮廓
不同的扫描方法会得到不同的光束轮廓,主要有针孔、狭缝和刀口三种扫描方式。以图1.8为例,展示了基模和甜甜圈模式(TEM₀₁)的理论光束轮廓(辐照度与平移距离的关系)。
| 模式 | 针孔扫描 | 狭缝扫描 | 刀口扫描 |
| — | — | — | — |
| 基模(TEM₀₀) | 图1.8(a) | 图1.8(b) | 图1.8(c) |
| 甜甜圈模式(TEM₀₁) | 图1.8(d) | 图1.8(e) | 图1.8(f) |
不同方法得到的直径结果不同,例如甜甜圈模式与基模直径的比值,针孔、狭缝和刀口方法分别为1.51、1.42和1.53。原因在于不同方法产生的轨迹形状不同。针孔会穿过甜甜圈的中心孔并记录中心为零;狭缝垂直穿过整个光斑,穿过孔时记录到传输下降但不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