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中氧扩散及热施主中心的研究
1. 热施主模型及相关问题
热施主模型中,存在氧过配位的情况。理论研究 Cj - Oj 缺陷以及早期简单热施主模型的不稳定性都支持这一观点。在 Cj - Oj 缺陷中,氧原子与第三个硅原子键合,该硅原子带正电,其电子转移到相邻的碳间隙原子上,这种相互作用使过配位稳定,缺陷在相对较高的 300°C 才热解离。
不过,Deak 等人提出的这个施主模型存在两个重要且未解决的问题:
- 其结合能是否足以使其在 350 - 450°C 保持稳定。
- 形成该缺陷的硅间隙原子的来源是什么。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该模型难以被视为热施主的有力候选。
2. 热施主中心模型的限制
2.1 氧扩散增强情况
在没有氢杂质的情况下,对于 500°C ≥ T ≥ 400°C 的生长态样品,氧扩散系数(Doxy)增强的证据很少。在 350°C 进行长时间热处理时,Doxy 可能有不超过 10 倍的增强,但在 450°C 时增强可忽略不计。这对低温下能形成的氧聚集体的最大尺寸有重要影响,进而对热施主(TD)中心模型施加了严格限制。
2.2 氧原子聚集模型
Tan 等人(1986)给出了描述 Oi 原子聚集形成氧簇(如 O₂、O₃ 等)的耦合微分方程组,假设为扩散限制动力学,并与 450°C 炉退火过程中 Oi 原子从溶液中损失的速率测量相关。
第一个模型
最初假设接收材料中不存在氧簇,计算得出各种聚集体的演化情况。经过 100 - 300 小时退火后,[O₂]约为 10¹⁷ cm⁻³,[O₃]约为 10¹⁶ cm⁻³。重要的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