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补型产品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3、链路预算:实际接收到多少能量
本博客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中的链路预算概念及其重要性,涵盖了路径损耗、阴影和多径衰落、增益因素相关性、平均化方法、信道归一化等关键主题。同时,分析了不同功率控制规则对平均接收能量和传输效率的影响,并讨论了功率受限系统与能量受限系统的区别。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示例,帮助读者全面理解链路预算在实际系统设计和优化中的应用。原创 2025-07-31 04:47:54 · 95 阅读 · 0 评论 -
22、集装箱码头环境中的传播路径损耗建模
本文详细探讨了集装箱码头这一复杂环境中无线电波传播路径损耗的建模方法和实际测量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集装箱码头无线电传播环境的挑战性,并强调了精确路径损耗建模的重要性。随后,根据ITU-R的规范性要求,系统阐述了无线电链路损耗的测量方法、设备标准化和测量程序。基于波兰格丁尼亚集装箱码头的测量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元经验性路径损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频率、传播距离、路径类型和天线高度差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多维回归分析验证了其准确性。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在格但斯克集装箱码头进行的进一步研究计划,以推广该模型的应用。最终原创 2025-07-30 11:15:54 · 50 阅读 · 0 评论 -
21、车载网络传播特性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车载通信网络的传播特性,重点讨论了车对车(V2V)和车对基础设施(V2I)通信的信道模型、测量方法和关键参数。文章涵盖了DSRC链路规范、无线信道表征参数、确定性和随机信道建模方法、信道测量技术以及天线相关设计因素。同时,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车载信道建模的发展方向,包括更长距离的测量、非各向同性散射建模和多频段研究。原创 2025-07-29 15:14:01 · 35 阅读 · 0 评论 -
20、高效电子收费系统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解析
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电子收费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GNSS定位的性能挑战、地图匹配算法的重要性、通信链路的可靠性,以及如何通过辅助传感器和增强地图技术提升系统性能。文章还分析了不同收费方案(如离散收费、连续收费和混合收费)的特点,并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如5G通信、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在电子收费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瑞士LSVA、德国Toll Collect等实际案例,展示了GNSS电子收费在现实场景中的实施效果和应对策略。原创 2025-07-28 13:15:48 · 42 阅读 · 0 评论 -
19、L分支最大比合并器在κ-μ和η-μ衰落下的中断性能与符号错误率分析
本文研究了L分支最大比合并器(MRC)在κ-μ和η-μ衰落信道下的中断性能和符号错误率(SEP)表现。首先介绍了κ-μ和η-μ分布的数学模型及其统计特性,分别适用于视距(LoS)和非视距(NLoS)场景。随后分析了MRC在两种衰落模型下的输出信号的统计特性,并推导出中断概率和平均符号错误率的闭式表达式。对于非相干检测,通过积分直接求解平均SEP;对于相干检测,采用矩生成函数(MGF)精确解及Q函数的上下界方法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并讨论了不同参数(如κ、μ、η和分支数L)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原创 2025-07-27 13:19:20 · 29 阅读 · 0 评论 -
18、基于基函数设计的小波包调制方案峰均功率比降低
本文探讨了小波包调制(WPM)多载波系统中峰均功率比(PAPR)降低的问题。首先概述了WPM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PAPR问题,并总结了现有的PAPR降低技术,包括基于树修剪、限幅和幅度阈值等方法。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基函数设计的PAPR最小化方案,通过推导PAPR上界并制定设计标准,优化时间反转正交镜像滤波器(QMF)的低通滤波器脉冲响应。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Daubechies基函数和OFDM相比,该方法在PAPR、误比特率(BER)和带外功率发射方面均表现出更优性能。此外,该方法无需发送边信息,无失真原创 2025-07-26 14:57:33 · 24 阅读 · 0 评论 -
17、利用长方形QAM星座图实现快速载波相位恢复的多模盲均衡算法
本文探讨了利用长方形QAM星座图实现快速载波相位恢复的多模盲均衡算法(MMA),分析了MMA在长方形星座图与方形、交叉星座图上的代价函数、静止点分布及全局最小值差异。研究表明,长方形星座图能够显著减少相位模糊范围,加快收敛速度,并有效避免鞍点吸引,适用于对相位恢复速度要求较高的通信系统。同时,文章通过计算机模拟比较了MMA与CMA+DMD、CMA+PT、SCXA等算法的性能,展示了长方形星座图MMA在收敛速度和实现复杂度方面的优势。原创 2025-07-25 10:17:06 · 39 阅读 · 0 评论 -
16、多径移动信道中接收信号 I 和 Q 分量的相关系数分析
本文研究了多径移动信道中接收信号的I和Q分量相关性,重点分析了在OFDM和MIMO等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建立传播模型和分析模型,推导出I/Q分量的相关系数公式,并在指数分布和随机分布延迟分布条件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为导频信号的优化分配和MIMO天线的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07-24 09:18:15 · 39 阅读 · 0 评论 -
15、生成平衡2n - PSK空时网格码的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生成平衡2n - PSK空时网格码(STTC)的新方法,旨在提升无线通信中MIMO系统的性能。该方法通过聚焦于平衡代码的设计,显著减少了寻找最优STTC的搜索时间,并适用于任意数量的发射天线和2n - PSK调制方式。新方法基于ZnT2n子群的生成和陪集划分,明确了生成矩阵各列的选择规则,从而高效地构造出性能优于已有代码的STTC。通过与Chen等人提出的代码进行对比,新方法在秩、迹、帧错误率(FER)和误比特率(BER)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该方法在5G、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原创 2025-07-23 11:50:57 · 33 阅读 · 0 评论 -
14、认知无线电中基于能量检测器的多天线辅助频谱感知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认知无线电中基于能量检测器的多天线辅助频谱感知技术。分析了频谱感知的基本方法,包括匹配滤波器检测、循环平稳特征检测和能量检测,并重点讨论了能量检测器在不同信道环境(如AWGN、瑞利、阴影和铃木信道)下的性能表现。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多接收天线和能量检测器的新型频谱感知方案,通过多天线分集和协作决策提升检测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复杂无线环境中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更低的漏检与虚警概率。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算法优化、硬件设计和应用拓展。原创 2025-07-22 10:52:14 · 32 阅读 · 0 评论 -
13、车载技术中的认知无线电通信:小波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认知无线电(CR)技术在车载通信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频谱感知、协作通信和传输技术的核心方法。通过引入小波变换和小波包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频谱感知方案,适用于动态无线电环境。文章还对比了多种频谱感知和传输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车联网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融合、应用拓展以及标准化监管,为推动认知无线电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原创 2025-07-21 13:20:47 · 25 阅读 · 0 评论 -
12、降低MC - CDMA系统峰均功率比的低复杂度方案
本文探讨了在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中降低峰均功率比(PAPR)的低复杂度方案。重点介绍了用户预留(UR)方法,通过利用非活跃用户的扩频码生成伪符号,在不增加接收端复杂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PAPR。文章分析了MC-CDMA系统的信号结构和PAPR特性,并提出了基于二次规划、维度降低和迭代限幅等优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活跃用户较少时具有显著效果,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移动通信系统。原创 2025-07-20 12:46:59 · 33 阅读 · 0 评论 -
11、多用户OFDM系统中基于混合进化算法的子载波、比特和功率分配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进化算法(HEA)的多用户OFDM系统子载波、比特和功率分配方案。通过结合局部细化策略和自适应机制,该方案在降低总发射功率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收敛速度和性能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案的性能更接近最优解,并且在时变信道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计算效率。原创 2025-07-19 13:01:53 · 27 阅读 · 0 评论 -
10、协同多小区 MIMO 系统中的资源分配与用户调度
本文探讨了协同多小区 MIMO 系统中的资源分配与用户调度问题。重点分析了在不同信道状态信息(CSI)条件下,如何通过最优或次优策略实现功率分配,以最大化系统吞吐量并降低中断概率。同时,针对用户数量超过基站天线数量的情况,提出了分布式分集调度(DDS)方案,以提升系统的分集增益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基站协作能够显著提高频谱效率,并在高干扰环境中提供更好的公平性和可靠性。原创 2025-07-18 09:11:12 · 61 阅读 · 0 评论 -
9、车对车双跳通信系统中双 Nakagami - m 信道容量的统计特性
本文研究了车对车(V2V)双跳通信系统中双Nakagami-m信道容量的统计特性。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信道容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累积分布函数(CDF)、电平交叉率(LCR)和平均衰落持续时间(ADF)的精确解析表达式。研究发现,衰落严重程度参数mi的增加可以提高平均信道容量,降低信道容量方差,并减少平均衰落持续时间。此外,中继车辆(RV)和目标车辆(DV)的最大多普勒频率对LCR和ADF有显著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在V2V通信和钥匙孔信道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并为未来多跳通原创 2025-07-17 13:10:30 · 23 阅读 · 0 评论 -
8、OFDMA多小区场景中移动用户的快速功率和信道自适应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在OFDMA多小区场景中,针对移动用户的快速功率和信道自适应技术。通过闭环功率控制和快速信道分配策略,研究了如何有效降低干扰并提升频谱效率。分析表明,多用户分集和功率自适应的结合可以显著优化系统性能,但需综合考虑用户移动速度、算法更新时间以及计算复杂度的影响。原创 2025-07-16 14:49:29 · 35 阅读 · 0 评论 -
7、协作 OFDM 系统中的信道与参数获取
本文研究了协作OFDM系统中的信道与参数获取问题,重点分析了在半双工中继节点采用均衡转发(EF)协议下的信道估计方案。通过引入时域最小均方误差(TD-MMSE)估计器,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并提出了适用于等效信道(BÆRÆU)估计的实现方法。文章还评估了2×1×1和2×2×1两种场景下的性能差异,验证了该方案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能保持良好的估计精度和传输性能。原创 2025-07-15 10:38:09 · 34 阅读 · 0 评论 -
6、MIMO - OFDM系统中基于DFT的信道估计方法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MIMO-OFDM系统中基于DFT的信道估计方法,重点分析了经典DFT、带伪逆的DFT以及带截断SVD的DFT三种技术。详细讨论了频谱边界空载波引发的“边界效应”及其对信道估计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揭示了不同方法在噪声抑制、“边界效应”处理及估计准确性方面的优劣,并给出了方法选择建议。带截断SVD的DFT技术在优化阈值下表现出色,为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提供了有效途径。原创 2025-07-14 09:00:34 · 30 阅读 · 0 评论 -
5、MIMO空间复用系统检测技术解析
本文系统解析了MIMO空间复用(MIMO-SM)系统中的多种检测技术,包括线性检测算法、决策反馈检测、树搜索检测以及格约简辅助检测技术等。从理论模型到实际应用挑战,全面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性能表现与计算复杂度,并结合仿真结果和实际场景探讨了它们的优劣。此外,文章还展望了未来低复杂度高性能检测算法的发展方向,为MIMO-SM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7-13 15:57:41 · 43 阅读 · 0 评论 -
4、OFDMA 无线蜂窝网络资源分配策略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OFDMA无线蜂窝网络中的资源分配策略,探讨了优先级调度、频率调度和重传调度的基本原则与挑战。重点介绍了两种创新调度算法:HYGIENE调度算法和2-位惰性频率重调度算法,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它们在不同流量场景下的性能优势。HYGIENE算法通过识别和处理紧急实体,有效平衡了系统容量和QoS需求;2-位惰性重调度算法则通过区分信道中断和噪声引起的传输失败,显著降低了重传次数和误包率。文章还总结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与CQI反馈机制结合以提升算法在实际场景中的鲁棒性。原创 2025-07-12 15:04:50 · 47 阅读 · 0 评论 -
3、基于复用的分布式 MIMO 上行传输的用户调度与伙伴选择
本文研究了基于复用的分布式MIMO上行传输中的用户调度与伙伴选择问题,重点探讨了协作空间复用(CSM)和协作中继空间复用(CRSM)场景下的优化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MIMO信道条件数的新选择指标(MC-SMPC),在保证系统容量的同时提高了错误性能和调度公平性。针对CSM,分析了三种不同的用户配对模式(预定义配对、即时配对和半轮询)及其搜索复杂度,并比较了不同选择指标的性能。对于CRSM,设计了一种中继招募算法,结合信道容量和条件数优化中继选择。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CSM和CRSM中均具有优越的错误性原创 2025-07-11 09:45:20 · 33 阅读 · 0 评论 -
2、单输入单输出(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径衰落信道仿真
本文探讨了单输入单输出(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多径衰落信道的仿真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Metropolis-Hastings(MH)算法生成不相关的任意联合分布的相位和包络过程,以及使用Iman-Conover(IC)方法引入所需相关性的技术。这些方法可用于模拟受瑞利、莱斯、Nakagami-m、Weibull和Hoyt等多种衰落影响的无线信道,并能够精确控制空间相关矩阵(MIMO)和时间自相关函数(SISO)。文章还提供了示例代码、常见问题解答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为通信系统仿真提供了全面的理论和原创 2025-07-10 12:41:01 · 55 阅读 · 0 评论 -
1、非平稳MIMO车对车信道模型:基于几何T型路口模型的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T型路口模型的非平稳MIMO车对车(V2V)信道模型,考虑了高速移动场景下时变到达方向(AoD)和到达角(AoA)的影响。通过引入Choi-Williams分布,研究了广义局部自相关函数、时频分布和局部空间互相关函数的统计特性,分析了非平稳性对信道建模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平稳性假设在高速V2V通信场景中不再适用,而非平稳信道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信道特性,为未来V2V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基础。原创 2025-07-09 12:36:43 · 22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