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AP中有QM(质量管理模块)应用的企业,通常需要对物料收货时进行质检。在系统中需要将物料通过主数据质量视图中的定义来达成收货到检验库存并进入到质检流程。在系统顾问眼中,这个质量视图中的定义相当于一个检质流程的入口,将物料导入到QM的管控及相应流程中。但如果企业只上了MM,没有上QM模块,又会是什么情况呢?其实,在MM模块也可以收货到检质库存,体现在物料的库存状态中。但即然是走的MM这条件路,出来也应该走相同的路。即可以通过MIGO收货到质检库存,通过MB11来将质检库存变为非限制库存。
回来前面,如果上了QM模块,又维护了物料主数据质检视图,定义了相关质检策略。那么收货时就会进QM这条路,请注意,这时再通过MM中的处理方法MB11是无法将质检库存变为非限制库存的(提示如下图)。因为你走进QM中,就要从QM中走出来。所以,这时会用到QM中的事务来完成质检流程后再续操作,最终将质检库存变为非限制库存。
所以,在应用上这里需要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上面说的路径问题。从哪条路进,就从哪条路出。比如下图面这个例子,一个物料维护质检视图时没有激活。在收货时实际上并没有进入QM流程,但在MM中仍可以收到质检库存。这时,如果质量部用QM中的事务去做后续质检放行处理,就找不到相应的检验批。但由于己产生了质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