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专家患者与赋权:慢性肾病患者虚拟社区的活动剖析
1.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数百万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发了诸多变革。在健康领域,它正日益成为信息和建议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专家患者”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所谓“专家患者”,是指那些通过在网络上广泛搜索自身健康状况相关信息,并在虚拟社区中分享经验,从而在特定健康问题上近乎成为专家的人。
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人们建立起新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实践,也推动了人们对信息和通信在当代人生活中角色的新理解。如今,万维网、在线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与传播,使得网站、博客和门户成为健康信息和建议的常用来源。虚拟网络中产生和分享的健康信息量不断增加,这些信息以多种格式和平台呈现,来自政府机构、公司、共同兴趣团体或个人等不同的内容生产者。
在健康领域,“专家患者”这一新兴角色引发了医学科学界不同的反应,从乐观到悲观态度不一。部分专业人士对“专家患者”不太接纳,而另一些人则将其纳入实践,从家长式、强制式的模式转向以互联网为支撑治疗依从性的模式。
“专家患者”的概念与赋权密切相关。赋权通常指处于脆弱、不平等或无力状态的个人或群体获得更大的自主性、自我决定权和政治意识。虚拟社区在个人健康赋权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参与者可以分享信息,从他人的疾病生活经验中获取知识,了解治疗选择、药物副作用,并与同伴共同决策治疗过程。
下面以慢性肾病为例进行探讨。慢性肾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肾脏功能持续三个月以上无法正常发挥。患者确诊后,可能先接受基于饮食、限水和药物的保守治疗。当肾功能衰竭到无法维持器官功能时,就需要进行“肾脏替代疗法”,如移植、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目前巴西约有10万名慢性肾病患者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0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