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焊接温度场模拟分析与蚁颚结构动力学研究
1. 激光焊接技术背景与原理
激光焊接技术凭借局部加热、快速升温和冷却等特性,在电子元件焊接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加热不均匀、加热功率不匹配等问题常常导致焊点局部失效,影响元件甚至整个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电子表面组装工艺中,QFP 器件因引脚数量多、可靠性高和操作方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但随着集成度的提高,QFP 器件引脚间距逐渐变小,传统回流焊接技术容易引发桥连问题,且 QFP 较大的热容量也会因热失配导致部分焊点失效。
激光焊接则是利用激光束直接照射引脚,通过固体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焊料,其激光束参数(如有效功率、加热时间、光斑直径和扫描速度等)可控且易于调整,加热区域小,适用于微小型电子元件的无铅组装。与其他焊接技术相比,激光焊接能使焊点微观结构更紧凑均匀,性能更优,应用前景更广。
激光焊接的核心是激光发生器,主要有气体、固体和半导体三种类型。其中,半导体激光发生器波长较短,金属对其吸收率高,且能被玻璃、塑料等材料反射,对 PCB 影响较小。
2. 激光焊接温度场模拟方法
为了控制激光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研究人员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 ANSYS 进行模拟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 模型选择与简化 :选用 LQFP(100 引脚低轮廓四方扁平封装)模型,引脚数为 100,面积 16×16mm,引脚间距 0.5mm,引脚宽度 0.22mm。该几何模型由印刷电路板、焊盘、焊点、引脚和封装组成。由于是纯热力学分析,仅考虑热参数时对模型进行简化,截取部分模型以减少计算量和时间。
- 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0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