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雷达极化相关知识解析
1. 融化冰雹的散射特性
融化的冰雹可视为水包冰的两层粒子。在低频情况下,依据麦克斯韦 - 加尼特公式,以水为背景时,水包冰粒子等效于水 - 冰混合的有效粒子。从图 3.20 来看,左列展示了极化方向与长轴和短轴对齐时的后向散射幅度大小。湿雪和干雪的散射幅度存在显著差异,湿雪和干雪的幅度几乎相差一个数量级。对于干雪,长轴和短轴极化方向的差异非常小。为更好地呈现极化差异,右列给出了散射幅度大小平方的分贝比,明显可见湿雪的两种极化比远大于干雪。
冰雹的散射特性更为复杂,两种极化之间的差异更大,但湿雹和干雹的差异较小。直径大于 2 厘米的冰雹,共振效应十分明显,可能导致长轴极化的后向散射小于短轴极化。在较高频率(C 波段和 X 波段)下,这些差异更为显著。
2. 其他散射计算的数值方法
除了 T 矩阵方法,还开发了其他用于散射计算的数值方法,具体如下:
- 物理光学(Born 和 Wolf 1999)
- 矩量法(Harrington 1968)
- 离散偶极近似(Goodman 等 1991;Purcell 和 Pennypacker 1973)
这些数值方法可用于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如地形、植被和生物物体)的波散射。
3. 任意取向的散射
散射幅度 $s_a$ 和 $s_b$ 代表了椭球体长轴和短轴极化方向的波散射。然而,自然水凝物的取向是随机的,其长轴和短轴不一定与雷达极化基方向(通常为水平和垂直)对齐。雨滴下落时其长轴大多水平对齐,而冰雹下落时会翻滚,取向随机,因此需要任意取向的散射幅度。一般而言,此类散射配置问题需通过电磁边界条件求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