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对后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翻译的可见性与批评分析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翻译无处不在。我们观看带有配音或字幕的流媒体剧集,生活在多语言的多元文化社会中,还借助机器翻译浏览外文网页。不过,文学翻译与这些情况有所不同,阅读文学译作时,我们通常不会同时对照原文。本文将聚焦瑞典对后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翻译的可见性与批评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背景与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典文化界一直在反复探讨翻译批评的现状,尤其是其不佳的状态。为了深入探究这一问题,我们选取了1994 - 2020年间瑞典翻译出版的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小说的评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围绕两个关键方面展开:一是翻译的可见性,即评论中是否以及如何表明所评小说是译作;二是翻译批评,也就是评论家对翻译质量的评价。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 评论中是否将小说明确标识为翻译作品?
2. 评论中是否提及译者,若提及,是如何提及的?
3. 评论中是否包含翻译批评(正面或负面)?
4. 若有翻译批评,评论家是如何评价翻译质量的?
5. 翻译批评是否在特定作者、译者、体裁(高雅文学或通俗文学)或评论家的评论中更为常见?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研究材料为1992年起在俄罗斯出版,随后被翻译成瑞典语的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小说的评论。通过瑞典的两个媒体数据库Svenska Dagstidningar和Mediearkivet,我们搜索到了相关小说的评论。这些评论来自非学术和非专业的普通媒体。在筛选过程中,我们仅关注独立评论(不包括评论与作者访谈的组合),且每位评论家和每部小说仅选取一篇评论。经过一系列筛选,最终从69种不同类型的普通媒体(报纸、杂志、网页和期刊)中收集了430篇评论纳入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