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设计与Python实现全解析
1. 多层感知机(MLP)概述
多层感知机(MLP)由若干层神经元组成。在一个示例中,各层分别包含3、4、3和2个神经元,总共12个神经元就有12个激活值。由于神经元数量通常较多,我们用字母 a 表示激活值,并通过上标和下标进行索引。上标表示层,下标表示该层中的神经元。例如,$a_{2}^{2}$ 代表第二层的第二个神经元的激活值。
2. 神经网络中的数据流
将神经网络作为一个数学函数进行评估,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1. 设置输入层激活值 :输入层即最左边的层。若输入向量为 (0.3, 0.9, 0.5),对于有3个输入层神经元的网络,我们可令 $a_{0}^{1} = 0.3$,$a_{0}^{2} = 0.9$,$a_{0}^{3} = 0.5$,这样就填充了网络中12个神经元中的3个。
2. 计算下一层的激活值 :下一层的每个激活值通常是上一层激活值的不同函数。例如,计算 $a_{1}^{1}$ 时,可表示为 $a_{1}^{1} = f(a_{0}^{1}, a_{0}^{2}, a_{0}^{3})$。假设 $f(0.3, 0.9, 0.5) = 0.6$,那么 $a_{1}^{1}$ 的值就为0.6。计算 $a_{2}^{1}$ 时,它也是输入层激活值的函数,但通常是不同的函数,如 $a_{2}^{1} = g(a_{0}^{1}, a_{0}^{2}, a_{0}^{3})$。假设 $g(0.3, 0.9, 0.5) = 0.1$,则 $a_{2}^{1}$ 的值为0.1。计算完第一层的所有激活值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