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义方法在情感计算中的应用
1. 引言
情感计算的概念,即计算机感知或表达情感的能力,最早由Picard在1995年的开创性论文中提出。她指出,情感不仅是决策的基础,也支撑着我们的价值观和影响,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最终,情感对于沟通至关重要。如果计算机能够发展出一种共情能力,即对其用户情绪的感知,它将成为一个更有用的工具,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例如,学习软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绪调整课程,计算机辅助作曲可以根据音乐家的情感选择合适的音符,甚至在健康和安全领域,系统可以通过分析驾驶员的情绪来预防事故。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建主义方法在情感计算中的应用及其对未来人机交互(HCI)应用的潜在价值。
2. 情感计算的不同理论
情感计算的基础在于理解人类情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三种情感理论:基本情感、维度情感和构建情感。
2.1 基本情感理论
基本情感理论认为,存在一组离散的原始情感,这些情感作为对某些刺激的反应进化而来。例如,愤怒、快乐、悲伤等。这些情感被认为是天生的,不受文化影响。以下是基本情感理论的主要特点:
- 离散性 :情感是离散的,每个情感都有明确的边界。
- 先天性 :情感是天生的,不依赖于后天的学习。
- 普遍性 :情感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出一致性。
2.2 维度情感理论
维度情感理论将不同情感系统性地关联到两个或更多维度,通常是效价(正面或负面)和唤醒度(兴奋或平静)。例如,快乐和愤怒在效价维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