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维度设计中的钻取与属性层次结构
1. 钻取的概念
在数据分析中,“钻取数据”是一个常见的操作。当查看报告时,若想获取更多信息,就会选择“向下钻取”,将汇总视图替换为更详细的视图,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入或返回并换个角度查看。这种交互式的事实探索是用户与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交互的重要特征。
钻取的基本概念是在维度上下文中对事实进行深入挖掘,简单来说就是添加维度细节。例如,在一个报告中,原本按类别展示订单金额,添加月份维度后,每个类别的订单金额会按月份进一步细分。也可以用其他有用的维度替换月份,如销售人员、产品、客户或行业,每种方式都能从不同角度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订单金额这一事实。
与向下钻取相对的是向上钻取,即从报告中移除维度细节,将详细视图替换为更汇总的视图。虽然“向上钻取”这个术语有些矛盾,但它比“取消钻取”听起来更顺口。
钻取概念示例
| 类别 | 订单金额(汇总) | 订单金额(按月份细分) |
|---|---|---|
| 盒子 | 88,561.00 | 1月: 23,520.20;2月: 33,120.03;3月: 31,920.77 |
| 邮件 | 20,997.93 | 1月: 8,544.00;2月: 7,763.01;3月: 2,283.22 |
| 胶带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