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命名、寻址与安全:概念、方法与挑战
1. 命名与寻址基础
在网络通信中,命名和寻址是非常基础且关键的概念。当一个实体E要发起请求时,它所在的源分区需要将请求发送到目标分区。但E无法直接确定同一节点分区内哪些实体携带了所需的名称,因为名称对于不属于该命名空间的实体没有意义。所以,E只能将请求广播到同一节点分区内C1的所有本地实体,不过这种广播范围仅限于节点分区,而C2内的首次广播可能成本较高。在这种方案中,实体无需向任何一方注册名称。
实体在C1中可以并行或顺序地在多个分区C2、C3等中进行名称解析,并不局限于单个分区。
1.1 基于查找的解析方法
如果在辅助分区进行广播的成本过高,那么发起名称的分区C1需要提供额外的结构。最简单的方式是指定C1内的一个实体ER作为名称/地址映射的存储库。C1内的任何实体在将名称绑定到其他分区C2内的地址时,会将该绑定信息告知存储库。当需要解析名称时,实体联系存储库并询问相应的地址。存储库能够理解C1中名称的语义,因此可以轻松检测到正确的绑定。这种存储库可以进行复制、分布式处理或构建成层次结构。
然而,这种方法的潜在问题在于“联系存储库”。请求实体需要知道存储库在C1内的名称(这相对简单)以及存储库的地址,或者能够转发到存储库的邻居节点地址。在很多情况下,广泛可用的辅助分区内的此类地址可以被认为是已知的,也可以在部署期间预先分发,或者在加入分区的准入控制过程中进行配置。例如,DNS作为一个了解完全限定域名命名空间的分区,其名称服务器的IP地址会作为一般网络配置过程(如DHCP)的一部分进行分发。
除了上述简单的存储库方式,还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查找结构。例如,请求可以在分区内随机游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