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互联网的互联模型与服务质量保障
1. 新型互联模型
为了克服当前架构的局限性,需要新的互联模型。当前的互联模型主要有水平和垂直对等两种模式,这既涉及业务关系,也与互联网中的层级位置有关。在未来互联网的异构网络互联场景下,这种模型需要进一步扩展以提高灵活性。
1.1 架构元素
- 分层模型 :由不同的层组成,这些层由一个共同的治理和知识层控制。层是通过介质连接的逻辑节点集合,封装了分布在节点上的功能。这些功能通过两个接口提供给其他层:
- 服务层点(SSP) :为同一域内该层上方或下方的其他层提供服务。
- 服务网关点(SGP) :与其他相同类型的层建立对等关系。
- 对等类型 :
- 垂直对等(通过SSP) :实现域内各层之间的互操作。
- 水平对等(通过SGP) :当连接功能等效的层时,实现域间的互联。
- 横向对等 :实现不同域中功能不同的层之间的互联。
当层使用Netlets实现时,互操作性由Interop netlets实现,它专门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需要具备地址映射、协议转换、内容转码等互操作功能。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