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与寻址: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概念解析
1. 通信实体与通用路径
在通信系统里,实体之间的通信存在一定规则。比如,WLAN 设备虽可能处于相互的无线电覆盖范围内,但不一定能相互通信,像不同的 SSID 或加密技术就是确保这种限制的手段。这里的定义未提及地址,不同分区的实体实际上无法通信,因为若处于不同分区,就无法满足通信的三个要求。
通用路径架构为网络设施内的数据传输和操作提供了抽象。它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定义路径类并实例化路径,还能按需为路由分配标识符。该架构区分了路径端点和实体,实体将多个端点组合在一起,是参与分区的基本单元。可以把端点看作具体数据流的有限状态机,而实体则是这些数据流以及设置、控制和拆除端点所需逻辑与状态的集合。
2. 名称、地址与结构的关系
2.1 地址源于外部
在通信系统中,分区内只有名称,没有地址。以简单图的路由问题为例,定义路由时只需节点名称这一种标识符。而在多图中,为区分到达相邻节点的不同路径,虽可能需要考虑不同边的成本,但路由依然基于节点名称进行。
地址实际上是来自其他分区的名称。例如,一个人叫“John Doe”,他的地址“Main Street 1”其实是建筑物的名称,“+01 123 456 7891”是电话的名称。在通信系统中,实体 E1 在分区 C1 的地址是另一分区 C2 中实体 E2 的名称,通过将 E1 绑定到 E2 的名称,该名称就成为了 E1 的地址。
从不同视角看,标识符的性质不同。在其所属的分区或命名空间内,它是名称;一旦绑定到外部实体,就可视为外部实体的地址。例如,实体 E2 的名称 N2.1,从分区 C2 的角度看是名称,但对于绑定它的实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5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