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架构中的多速率信号处理
1. 引言
信号处理是一门借助硬件和/或软件设备来表示、处理和转换波形及其携带信息的艺术。直到20世纪60年代,信号处理几乎完全采用连续时间的模拟技术。随着数字系统的发展以及重要算法(如1965年Cooley和Tukey提出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出现,信号处理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渐转向数字技术,催生了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架构和技术。
模拟处理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处理的是时间的连续函数——模拟信号,而后者处理的是值的序列,即数字信号,它是模拟信号的一系列量化样本(离散时间信号值)。
采样过程是模拟信号与其采样版本之间的桥梁。当采样操作正确实施时,就能够从样本中重构连续时间信号,并保留其信息内容。因此,采样率的选择至关重要:采样频率不足必然会导致信息的不可恢复性丢失,而过高的采样率则会给数字系统带来不必要的负载。
“多速率DSP”指的是在处理数字信号时,一次或多次改变其采样率的操作。采样率的改变可以在处理架构的单个或多个位置发生。当对数字信号进行的多速率处理是一个滤波步骤时,该数字滤波器被称为多速率滤波器,即一种在信号处理架构中嵌入一个或多个采样率变化的数字滤波器。在处理架构的不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信号采样率,而非采用单一(较高)的采样率,能够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其实现成本。然而,由于多速率系统是时变系统,其分析和设计可能会比较复杂。
多速率滤波器和系统最早是在控制系统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相关先驱论文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发表。随后,这一理念迅速扩展到语音、音频、图像处理和通信系统等领域。如今,多速率结构似乎是认知无线电和软件定义无线电的最佳选择,它们代表了未来通信系统的创新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