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19)
- 收藏
- 关注
原创 GST Pull-down
GST Pull-down是一种在试管中检测蛋白互作的方法,其原理是将靶蛋白-GST融合蛋白亲和固化在谷胱甘肽亲和树脂上,作为与目的蛋白亲和的支撑物,充当一种“诱饵蛋白”,目的蛋白溶液过柱,可从中捕获与之相互作用的“捕获蛋白”(目的蛋白),洗脱结合物后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从而证实两种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或筛选相应的目的蛋白,“诱饵蛋白”和“捕获蛋白”均可通过细胞裂解物、纯化的蛋白、表达系统以及体外转录翻译系统等方法获得。1、鉴定的蛋白是直接作用的蛋白,非间接作用的复合体;2、载体的测序结果;
2025-11-27 09:21:52
297
原创 RNA免疫共沉淀定量PCR(RIP-qPCR)
这类蛋白通过其特有的结构基序——如RNA识别基序(RRM)、双链RNA结合结构域(dsRBD)和锌指结构(Zinc Finger)等——实现对RNA分子的精准识别与结合。作为转录后调控的核心执行者,RBP参与调控RNA剪接、聚腺苷酸化、核质转运、亚细胞定位及翻译等多个关键生物学过程,同时还是维持mRNA稳定性的重要调控因子。客户在线下单——订单/实验材料确认——样本处理——获取细胞裂解液——制备磁珠——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NA纯化——qPCR分析——结果交付。2、RIP电子图片及分析结果。
2025-11-26 15:36:33
925
原创 【文献速递】邻近标记技术揭示YPEL2蛋白在细胞应激监控中的新角色
本研究通过TurboID邻近标记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YPEL2在细胞应激响应中的动态互作网络,提出YPEL2可能作为“氧化应激传感器”参与应激颗粒的形成与调控。这不仅为理解YPEL蛋白家族的功能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探索细胞应激响应的分子机制开辟了新路径。研究人员在COS7细胞中诱导表达带有TurboID标签的YPEL2蛋白,并在不同时间点(1、3、6、16小时)进行生物素标记与质谱分析。此外,该研究也展示了邻近标记技术在解析蛋白功能网络中的强大潜力,尤其在研究难以捕捉的瞬时相互作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025-11-26 14:27:17
226
原创 【技术应用】DNA甲基化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测序技术?
WGBS是甲基化研究的“金标准”技术之一。其核心原理是利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基因组DNA,将未甲基化的胞嘧啶(C)转化为尿嘧啶(U),而甲基化的胞嘧啶(5mC)保持不变;随后通过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5-11-25 13:31:08
653
原创 一文了解能量代谢途径及与疾病的关系
在早中期的心血管疾病中,心肌能量代谢基本维持正常,脂肪酸利用略有增加;针对癌症细胞的代谢特征,开发出了一系列靶向代谢途径的抗癌疗法,如通过抑制己糖激酶2(HK2)或丙酮酸激酶M2(PKM2)等糖解作用关键酶,可以阻断癌症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是葡萄糖、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的无氧酵解和有氧呼吸中产生能量(ATP)生成小分子代谢物的过程,为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主要的能量来源,并为机体内的其他代谢提供了前体物质,维持着生命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2025-11-25 09:07:36
698
原创 BS-seq
DNA甲基化修饰可以发生在多个位点,包括胞嘧啶的C-5位、腺嘌呤的N-6位及鸟嘌呤的G-7位。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标记信息,以往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细胞发育和分化、调控基因表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生物信息学分析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及分析、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参考序列比对、样本相关性分析、甲基化位点calling、C 碱基覆盖度统计、C 碱基平均甲基化比例、C 碱基甲基化分布水平、C 碱基甲基化分布比例、基因区域的DNA甲基化分布、差异性甲基化区域(DMR)检测、功能聚类分析等。
2025-11-24 16:16:58
873
原创 RIP-seq
该技术的原理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目标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捕获细胞内的RNA-RBP复合物,经磁珠沉淀、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后,分离纯化结合的RNA片段,再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其序列信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如Peak Calling)筛选显著富集的RNA结合区域。1、RNA结合蛋白的功能研究:系统性筛选与特定RBP结合的RNA分子(如mRNA、lncRNA、circRNA、miRNA等),揭示其在剪接、稳定性或翻译调控中的作用;1、所有实验的原始数据(包括实验过程、实验试剂与设备等);
2025-11-21 09:44:06
624
原创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定量PCR(ChIP-qPCR)
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基于体内富集的特点——相较于体外结合实验(如EMSA),ChIP-qPCR通过捕获天然染色质环境下的蛋白质-DNA互作,更能真实反映生理状态下的结合动态。ChIP的原理是在生理状态下把细胞内的DNA与蛋白质交联在一起,通过超声或酶处理,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将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DNA片段沉淀下来,随后,特异性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段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
2025-11-20 14:19:10
905
原创 免疫共沉淀(Co-IP)
特异性抗体捕获样品中的靶蛋白,形成抗体-靶蛋白复合物,然后利用能够与抗体结合的珠状支持物来固定和沉淀复合物,同时与靶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也会被沉淀下来,最后洗去与靶蛋白相结合的非特异性蛋白,再通过SDS-PAGE进行分析、Western blot检测。客户在线下单——订单/实验材料确认——蛋白样品准备——Protein G磁珠与抗体结合——免疫沉淀分离——洗脱蛋白复合物——SDS-PAGE分离、Western blot及(或)质谱鉴定相互作用蛋白质——实验报告提交。3、分离得到天然状态的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
2025-11-19 09:11:44
404
原创 【文献速递】“画”出细胞内的社交网络:邻近标记技术揭示p65不为人知的庞大“朋友圈”
这表明,p65的绝大多数“社交活动”依赖于它与其他蛋白形成二聚体的能力,而非其结合DNA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为p65/RELA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好友清单”,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理解转录因子的工作方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转录因子通过其庞大的、动态的、且主要基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在染色质之外就预先组织好“工作团队”,从而实现对基因表达的精细且特异性调控。p65与大量不同家族的转录因子存在直接联系,这意味着它处于一个极其复杂的转录调控网络的中心,通过不同的“搭档组合”来精确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
2025-11-18 16:27:28
765
原创 干货集锦 | 如何设计ChIP-qPCR引物
日常科研中,ChIP-qPCR是解析蛋白与DNA互作的“利器”——它既能高效验证ChIP-seq的筛选结果,排除假阳性数据,也能直接检测已知蛋白(如转录因子、组蛋白修饰)与特定DNA序列的结合情况,为基因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关键证据。而引物设计作为ChIP-qPCR实验的关键前提,直接影响扩增效率、特异性与最终数据可信度,是每个科研人必须攻克的核心环节。实验的成功还依赖样本交联的时效性、抗体的特异性、免疫沉淀的效率等多个关键环节,任何一步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浪费宝贵的时间与样本。
2025-11-18 14:17:59
1089
原创 ATAC-seq
ATAC-seq与ChIP-seq的不同的是ATAC-seq是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染色质的开放程度,可以得到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蛋白质可能结合的位点信息,一般用于不知道特定的转录因子,用此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筛查感兴趣的特定调控因子;染色质可及性通常也理解为染色质的开放性,基因的转录需要将部分DNA的高级结构解开,这些打开的染色质称为开放染色质,而打开的染色质才能被一些调控蛋白(比如转录因子和调控因子)结合,染色质的这种特性叫做染色质的可及性。通过研究特定条件下染色质可及性的变化将可以获得大量的基因表达调控信息。
2025-11-17 09:16:41
747
原创 CUT&Tag
作者通过CUT&Tag分析了H3K36me3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发现除了基因体区域之外,H3K36me3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启动子处也富集,并且将SMYD5确定为启动子处的H3K36me3甲基转移酶,可调节基因表达,从而为H3K36me3的定位和功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生物信息学分析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及分析、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参考序列比对、peak calling、Peak分析、Peak基因注释、Peak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Motif分析、差异 peak 分析等。3、尽可能丰富的相关资料、文献。
2025-11-14 14:35:52
587
原创 亚细胞定位
将目标蛋白与荧光蛋白的N端或者C端融合,通过瞬时转化技术或稳定遗传转化技术,使得该融合蛋白在受体材料细胞内表达,目标蛋白会牵引荧光蛋白一起定位到目标细胞器,通过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在细胞内显示的位置,确定目标蛋白的位置,从而确定目标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蛋白质的功能、代谢以及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都与其亚细胞定位密切相关,新合成的蛋白质必须处于合适的亚细胞位置才能正常行使功能,如果定位发生偏差,将对细胞功能甚至生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重组载体的全序列信息和注释信息;
2025-11-13 09:03:56
389
原创 Western blot
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客户在线下单——订单/实验材料确认——蛋白样品制备——电泳——转膜——封闭——一抗孵育——二抗孵育——蛋白显影——结果分析——出具实验报告。1、所有实验的原始数据(包括实验过程、实验试剂与设备等);1、在细胞、组织、细菌等水平上检测蛋白表达情况;3、可从大量不同蛋白质的混合物中检测特定蛋白质。1、待检样本名称、种属、指标、数量、来源等;
2025-11-12 16:48:52
246
原创 【干货分享】轻松拿捏ChIP-seq:十分钟掌握抗体选择策略
1、不建议在ChIP实验中使用WB级抗体,因为WB实验中的蛋白是加热变性后的结构,而ChIP实验要求抗体识别生理状态下的天然蛋白构象。它的实验成败高度依赖于抗体的选择,如果抗体质量不佳会导致特异性低(抗体与非目标蛋白交叉反应,产生假阳性信号)、背景噪音高(非特异性结合干扰数据解读,增加生信分析难度),甚至产生误导性结果(低亲和力抗体无法有效结合目标,导致信号微弱或丢失)。然而,这类抗体资源相对稀缺。2、IP级抗体的识别结构与ChIP抗体较为相似,因此可尝试使用标注了IP等应用(如免疫沉淀)的商业化抗体。
2025-11-11 10:09:30
881
原创 基因编辑在疾病治疗中的突破性进展:从罕见病到癌症的临床奇迹
全基因组测序确认KJ携带CPS1基因的两个独立致病突变——父源的Q335X(c.1003C→T)和母源的E714X(c.2140G→T),均为无义突变,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TRAP1敲除显著增强了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的疗效,同时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细胞毒性T细胞浸润增加5倍以上,与PD-1抑制剂联用后,75%的小鼠肿瘤完全消退。团队筛选了多种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最终选定ABE8e变体,该变体编辑窗口更窄,特异性更高,能精准将突变的T·A碱基对恢复为C·G,使基因功能恢复正常。
2025-11-11 09:02:29
721
原创 ChIP-seq
洗脱解交联、DNA纯化后,即可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与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进行建库分析。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淋巴细胞,尽管关于调控NK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转录因子在小鼠中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RUNX2这一转录因子在小鼠和人类NK细胞的发育与功能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探讨。生物信息学分析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及分析、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参考序列比对、Peak峰calling、Peak分析、Peak基因注释、Peak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Motif分析、差异peak分析等。
2025-11-10 13:30:07
760
原创 DAP-seq
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构建DNA文库,然后将体外表达的带有亲和标签的转录因子和DNA文库进行结合,随后把结合的DNA洗脱后上机测序。订单/实验材料确认——构建蛋白表达载体——蛋白体外表达——提取基因组DNA——DNA片段化——蛋白DNA亲和纯化——DNA文库构建——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结果交付。(2)体外表达蛋白:将编码目的转录因子的CDS序列构建到带有亲和标签(Halo Tag)的载体中,构建蛋白表达载体,进行体外蛋白表达,形成转录因子和亲和标签的融合蛋白;(1)单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鉴定;
2025-11-07 08:58:54
725
原创 免疫荧光(IF)
IF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以测定内分泌激素、蛋白质、多肽、核酸、神经递质、受体、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肿瘤标志物、血药浓度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是指将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抗原)直接加在抗原(抗体)上,经适宜的温度和时间染色后,水洗去除未参加反应的多余荧光抗体,室温下干燥后封片、镜检。免疫学的基本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
2025-11-06 13:23:23
417
原创 邻近标记技术
在活细胞或特定条件下激活酶的活性,使其催化标记底物(如生物素Biotin)共价结合到邻近的内源蛋白上,最后通过亲和素磁珠富集带有标记的蛋白并进行质谱(MS)鉴定,分析目的蛋白的互作或邻近的蛋白信息。除上述邻近标记酶之外,近些年科学家们也陆续优化并开发出了许多其他的邻近标记酶及标记技术,例如BioID系列的优化酶BioID2、AirID、BASU等,以及小范围使用的邻近标记技术如HRP、EXCELL、PUP-IT、NEDDylation,这些工具酶和技术的开发拓宽了邻近标记技术的应用范围。
2025-11-05 09:28:41
550
原创 【技术应用】表观研究三剑客:ChIP-seq、CUT&Tag和DAP-seq,谁更适合你?
本文将带您深入比较三种主流研究已知目的蛋白寻找下游靶点的组学技术:从2007年首次发表的经典ChIP-seq开始,到后续创新的CUT&Tag和DAP-seq,助您精准选择基因组互作研究的利器。DAP-seq(DNA affinity purification sequencing,DNA亲和纯化测序)通过体外表达转录因子鉴定在全基因组上的结合位点(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TFBS),是ChIP-seq的重要补充方法。为了确保特定基因在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表达,
2025-11-04 16:58:18
820
原创 手把手教你如何进行代谢组学数据挖掘
火山图中的每一个点表示一种代谢物,其中蓝色的点代表下调差异代谢物,红色的点代表上调差异代谢物,灰色的点代表检测到但差异不显著的代谢物。可视化层面,通常借助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差异代谢物K-Means图,系统、直观地呈现代谢物间的表达趋势。图中最外层为差异代谢物名称,点的大小代表对应差异代谢物的log2FC值的大小,不同分类的差异代谢物用不同颜色表示;差异代谢物条形图中横坐标为差异代谢物的log2FC,纵坐标为差异代谢物,红色代表代谢物含量上调,蓝色代表代谢物含量下调,条形的长度直观体现了变化倍数的大小。
2025-11-04 16:52:13
1106
原创 环状RNA参与肾透明细胞癌发展的研究进展
在本文中,作者通过探究circPOLR2A在cRCC中的异常表达与其在体外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在cRCC细胞中与PEBP1的相互作用,发现PEBP1是circPOLR2A下游靶蛋白,且UBE3C是一种特异性泛素E3连接酶,参与PEBP1泛素化。之后,体内外的功能性实验表明,circ-AKT3的敲低促进了cRCC恶性肿瘤的迁移和侵袭,而circ-AKT3的过表达则发挥抑制作用,这与circ-AKT3通过竞争性结合miR-296-3p强制E-cadherin表达相关(图5)。
2025-11-03 10:21:36
693
原创 第一张人体免疫系统完整连接图问世啦!
其次,将这种定量受体相互作用网络与白细胞中的蛋白质组学表达相结合,可深入了解整个免疫系统的结合动力学模式(图3d),较高亲和力的相互作用在炎症状态下占主导地位(图3e)。上发表的一篇名为“A physical wiring diagram for the human immune system”文章揭开了人类免疫系统的神秘面纱,团队利用高通量表面受体筛选方法——可扩展的阵列多价细胞外相互作用筛选(SAVEXIS),绘制出了人类免疫系统的物理联系图,展示了全身免疫细胞是进行如何连接和交流的。
2025-11-03 09:13:51
820
原创 多组学分析揭示细胞外囊泡在肝胆胰肿瘤中的作用
肿瘤来源的EVs已被证明含有促进致癌细胞转化的蛋白质,Ayuko Hoshino等人(Hoshino et al., 2020)研究了426个人类样本中EV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包括组织外植体,血浆和其他体液,表明EV中的蛋白质有望作为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恶性肿瘤检测和确定原发肿瘤的来源(图7)。在所有已知的生物标记物中,EV能够携带来自亲代细胞的各种生物分子(蛋白质、脂质、RNA和DNA片段),源自肿瘤的EVs被认为是恶性肿瘤患者液体活检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Zhang et al., 2020)。
2025-10-30 09:33:46
648
原创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技术详解
接下来,又通过StarBase在线数据库确定了miR-124-3p与LINC01234之间存在的潜在结合位点(图14B),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在U266细胞中,miR-124-3p上调抑制LINC01234报告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而在miR-124-3p结合位点突变后没有显著影响(图14B)。具体而言,pGL4系列载体是在pGL3载体骨架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载体中从报告基因起始点到细菌的复制序列的起点,以减少共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数量,从而降低异常表达的风险。
2025-10-29 16:50:22
827
原创 【文献速递】脂质组学与空间代谢组学揭示斑蝥素诱导肾损伤的机制
其中上调的LysoPC(18:2)、LysoPC(16:0/0:0)及甘油磷酸胆碱,及下调的SM(d18:0/16:0)、SM(d18:1/24:0)和 SM(d42:1)是关键差异脂质。在CTD组中,LysoPC (16:0/0:0)浓度达到1.1196 mg/mL,可加重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急性肾小管坏死。综上,CTD通过激活甘油磷脂代谢、抑制鞘脂代谢,导致肾皮质和髓质出现ATN进而诱发AKI,其中LysoPC (16:0/0:0)、LysoPC酰基转移酶和CEPT1可能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5-10-29 15:37:06
417
原创 【文献速递】USP30-APEX2邻近-泛素组学精确锁定USP30的底物蛋白
Oxford大学Kessler团队开发了一种整合“APEX2邻近标记”与“K-ε-GG泛素化富集”的新方法(proximal-ubiquitomics),并以USP30为模型,验证其在线粒体自噬过程中的底物识别能力。传统泛素组学(K-ε-GG IP)测的是全细胞所有泛素化事件,分不清哪些泛素化是USP30直接调控的。①把USP30邻近的所有蛋白的快速生物素化,加生物素-苯酚(biotin-phenol)并H₂O₂触发APEX2催化功能,1 min内产生自由基,把生物素共价连接到邻近蛋白的酪氨酸上;
2025-10-28 10:28:44
249
原创 干货集锦 | ChIP-seq技术高频问题全解析,助您突破科研瓶颈
然后进行严格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染色质片段。然而,从实验设计到数据产出,ChIP-seq研究中潜藏着诸多关键阶段,本文聚焦一些高频常见问题,系统性梳理从样本准备、实验设计到生信分析的完整链路,助力您的研究。(2)Input和IP样本在实验前期(如质量检测、建库和测序)是平行进行的独立样本,Input可用于确认片段化效果及富集效率,在数据分析阶段需整合两者测序数据,软件通过比较IP和Input的reads分布(如使用MACS2等工具),确定基因组上显著富集的peak位置,并输出最终结果用于后续功能分析。
2025-10-28 09:42:24
1157
原创 听说你还在烦恼慢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的选择
AAV2作为目前应用最广的AAV,呈现出对骨骼肌、神经元、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肝细胞的天然趋向性,是一种无包膜病毒粒子,基因组由单链DNA(ssDNA)组成,ssDNA被直径约20nm的球形蛋白壳包围的天然缺陷型病毒(生产性感染依赖于几个额外的反式因子),且目前尚未发现其和任何的人类疾病有关联。AV基因组主要包括病毒DNA复制前期的E1a、E1b、E2a、E2b、E3、E4(编码病毒调节蛋白)和DNA复制后期的L1~L5(编码病毒结构蛋白),以及两端的反向重复序列(ITRs),其衣壳主要结构如图6所示。
2025-10-27 15:35:34
902
原创 慢病毒稳转细胞株的构建
基因组包含在由结构和酶促蛋白核衣壳(NC)、衣壳(CA)、逆转录酶(RT)、整合酶(IN)和蛋白酶(PR)组成的核心内,核心被基质(MA)蛋白的蛋白质层包围(图2)。构建稳转细胞株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外源DNA克隆到具有某种抗性(常见嘌呤霉素(Puromycin,Puro)、新霉素(Neomycin,Neo)或G418)的载体上,再将载体通过不同的转染方式转染宿主细胞,使其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最后采用载体抗性进行筛选,得到可稳定过表达或沉默或敲除或编辑特定基因的细胞株。不同细胞对同种抗生素,其筛选浓度不同;
2025-10-27 13:32:03
1304
原创 FOXD1通过调节GLUT1介导的有氧糖酵解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
临床数据显示,大多数患者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针对PC开发出新的靶点及药物(图1),但患者5年生存率仍低于10%,并且全世界P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仍在增加。在正常细胞中,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分化细胞主要通过线粒体三羧酸(TCA)循环中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将葡萄糖代谢为二氧化碳,而只有在厌氧条件下,分化的细胞才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介于miRNA是基因表达的负调控因子,会降低靶RNA的稳定性或限制其翻译,因此,miRNAs通常被视为主动调节元件,而目标mRNAs被视为抑制的被动目标。
2025-10-24 08:57:07
804
原创 RNA甲基化对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巨噬细胞可吞噬和破坏细胞内寄生虫、细菌、肿瘤细胞以及它们自身的衰老和死亡细胞,同时还可执行免疫防御、免疫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任务,具有极强的延展性,并且会根据体内不同的组织环境而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变化,响应各种刺激而极化为M1和M2亚型。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产生并在胸腺中成熟,根据其功能特性,分为三亚群:辅助性T(Th)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亚群间相互控制并执行免疫任务,在免疫反应和不同生命阶段的作用在全身各不相同,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代谢如下图所示。
2025-10-23 13:45:44
484
原创 获得性免疫在人和动物模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吸烟是COP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使得戒烟计划成为预防COPD的关键因素,但吸烟也并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的一致证据表明,不吸烟的人也可能会发展为COPD,其他因素包括:室内或室外超细颗粒、职业接触某些化学品、吸入臭氧以及慢性呼吸道感染等等(图2)。在过去二十年中,对吸烟者肺组织的研究一直支持适应性免疫在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例如气道和肺气肿变异型COPD,其在COPD和肺气肿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首先是在针对人类肺组织的研究中提出的,随后在慢性烟雾暴露动物模型中进行了验证。
2025-10-22 10:30:02
969
原创 【干货分享】代谢组学样本收集指南(一):组织、粪便、血液、尿液、细胞、肠道内容物
排便后立即用灭菌的镊子夹收集,通常小鼠粪便样本需要6-10粒,大鼠粪便样本1-2粒,把收集粪便样本放入灭菌冻存的离心管中,盖紧盖子,做好标记。(1)用不含抗凝剂的采血管收集血样,室温静置30min~60min使其凝结后,再将采血管放入冷冻离心机内,4℃条件下,3000rpm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即血清)5μL~5mL/sample分装于灭菌冻存的离心管中。① 将粪便排泄到干净的容器中,充分混匀,用无菌勺挖取粪便3~6颗黄豆粒大小的粪便,把挖取的样本装入灭菌冻存的离心管中,盖紧盖子,做好标记。
2025-10-22 09:25:12
620
原创 【文献速递】:强强联手:邻近标记(PL)+邻近连接(PLA)揭开脂肪酸应激下PML核体新伙伴!
PML(promyelocytic leukemia)蛋白是PML核体的主要结构蛋白,PML基因编码至少6种不同的PML蛋白亚型(isoforms),这些亚型通过其N端的RBCC结构域(RING-B-box-coiled-coil)形成寡聚体,并通过SUMO化修饰相互作用,招募多种客户蛋白(>150种),如转录因子、染色质重塑因子、激酶等。然后用质谱分析,在脂肪酸应激下PML-I/II能同时“招募”COPII与ESCRT两大运输模块,为后续邻近连接(PLA)分析验证结合蛋白提供了依据。
2025-10-21 16:15:48
410
原创 一文了解药物靶点筛选之DARTS技术
药物亲和反应的靶点稳定性(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是一种借助“药物-靶蛋白结合增强蛋白酶抗性”分子机制解决药物靶点高通量筛选难题的技术方案。小分子配体(如药物)与靶蛋白结合后,可以稳定靶蛋白的构象,增强其对蛋白水解酶水解作用的抗性。当蛋白结合药物后,对亲和反应后的混合蛋白使用蛋白酶进行水解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酶解产物经凝胶电泳分离后,与药物结合的蛋白片段增多,最后借助Western blot或质谱即可鉴定与药物结合的靶点蛋白。
2025-10-21 15:19:06
941
原创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自噬通量,减轻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肝损伤的研究机制
与MSCs相比,外泌体具有相同的免疫调节功能,且具有肝脏分布的优势,避免了细胞外基质(ECM)应用中的衰老和排斥问题,因此,检测MSCs外泌体(MSC-Exo)中的肝保护成分可能为ACLF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机制上,团队证实,富含let-7a-5p的MSCs外泌体(MSC-Exo)可通过靶向MAP4K3来激活自噬,降低TFEB磷酸化,并且敲除MAP4K3可缓解炎症反应,诱导自噬,部分减弱抗let-7a-5p寡核苷酸的作用(图1)。自噬在大多数真核生物的生物学中占有中心地位,与核心代谢的调节密切相关。
2025-10-20 10:19:56
709
原创 REDD1通过非典型NF-κB激活促进肥胖诱导的代谢功能障碍
肥胖的病理状态与脂肪细胞特异性脂肪因子的循环水平高度相关,如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脏脂肪素以及NF-κB响应性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和MCP-1),这些可溶性因子在肥胖和T2D之间的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肥胖不仅是身体脂肪或体重过重的一种状态,而且还是代谢紊乱发展(如心血管疾病(CVD)、2型糖尿病(T2D)、免疫性疾病等)的危险因素,其与脂肪细胞增生和肥大相关,脂肪细胞增生和肥大可促进脂质储存,增加脂肪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数量,以及促进元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图1)。
2025-10-17 13:30:59
74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RSS订阅